“三十文錢一條,不貴。這位妹子要不要來兩條,換著來戴。這兒有不同顏色,每日換一條,可好看了。”齊珺把圍巾對著,而後掛在架子上。
每條圍巾的款式是一樣的,隻是顏色不同。
在美廉買菜買毛線,就像是在抽盲盒,每日到的顏色都不一樣。
現在冬天了,天氣涼,點心鋪的生意沒有那麼火熱,羅玲秀她們有空也在給自己織圍巾和毛衣,爭取過一個暖和的冬天。
問話的婦人想了想,覺得兩條六十文,的確不高。
從架子上選了兩條,就遞給齊珺六十文。
齊珺收了銀錢,直接放進銀錢袋,然後放進衣袖,也就是儲物空間裏。
她很喜歡銅錢,但是個數多了,就重。
婦人把一條圍巾放進籃子裏,另一條圍巾圍在自己的脖子上。
剛轉好一圈,她驚喜地感受著圍巾帶來的不同。
“真的很暖和,帶上後,都感受不到冷風。”婦人驚喜地說著,隨即又掏出九十文,“我給我夫君和孩子們都來一條。”
說完,就選了兩條顏色深的,和一條蔚藍色的。
其他行人一看婦人的神情,更加相信圍巾的暖和。
“我也來一條。”
“我也要,我要那條紫色的。”
文珠坐在一旁,看客人們這麼熱情,停下手中的動作,帶著羅月和羅梅走進鋪子。
想了想,她把半成品的毛衣和毛線放在一旁的椅子上,把架子上的毛衣取下來,給羅月穿上。
羅月兩隻小手摸著身上的毛衣,順便配合文珠的動作,把外衣穿上。
她走到鋪子門口,感受外麵的風,驚喜地回頭說道:
“娘,這毛衣真的不漏風。好暖和,我感覺自己的身子熱熱的。”
羅月走到齊珺的身旁,抱著她的大腿。
齊珺低頭,就看到羅月激動的神情。
“奶,超暖和。”
齊珺抽出手,揉了揉羅月的腦袋,一臉溫柔。
不到一會兒,三十多條圍巾都賣完了,一條不剩。
“嬸子,這圍巾還有得賣嗎?”
“對啊,嬸子。你這圍巾都不多,我想買都買不到啊。”
“我也想買,嬸子,我什麼時候可以有圍巾啊。”
齊珺把羅月拉到自己身前,怕她被人群衝散,在自己視線內才放心。
“我不是賣圍巾的,我是賣毛線的。”
說著,齊珺牽著羅月的手,側了側身子,露出身後的毛線。
“我可以教你們如何織圍巾,等你們學會圍巾後,我還可以教你們如何織毛衣。”
齊珺這話一出,大家都覺得方法可行,而且還覺得齊珺是好人。
把這些技術活都傳出來,真是一個大方的人。
在這個時代,會一門技術,都是吃香的。
最重要的,這些技術都是不外傳的。
像木匠鋪和鐵匠鋪裏的學徒,都要經曆幾年沒有銀錢的學習,才能學到他們的手藝。
想要更快的學習,那就多交銀錢。
“這個月,我都會在這兒,大家有什麼想問的,可以過來問我。”
之所以在鋪子門口一直堅守,是因為鋪子裏麵有恒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