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
一箱又一箱的東西運到羅家,村裏人已經不再好奇。
隔壁村齊家有人送貨上門就算了,連裏正家都有鏢行的人將東西送上門。
這段時間,他們都聞到裏正家傳來的油香味。
不像是豬肉,但又不知道是什麼油。
有些膽大的村民直接去裏正家詢問,氣勢強硬。
裏正見自家每日買不了這麼多的花生油,便答應了幫村裏人買,前提是必須先給錢,不然都不買。
裏正的妻子朱清水是不會幹費力氣的活,給村民們報的價格都會貴上一兩文。
像油這種本來就貴的東西,村民們自然不會起疑。
對於這樣的場景,齊珺是讚同的。
麻煩的不是她,而且還能賺到提成,何樂而不為。
每一瓶花生油原價是十二文,但下貨單是二十文,她還能賺到八文。
自從大家知道裏正家有油可以幫買後,咬咬牙都會去買,每日限購十瓶,齊珺都能賺到八十文。
更別提朱清水提到了二十二文,他們家都可以賺到二十文。
齊珺想了想,便給裏正家多了一個板塊,豬肉。
如今裏正家,除了大米,麵粉,花生油之外,現在多了一個豬肉。
讓係統給裏正家的下貨單設置一下,一樣物品超過五兩,可以提高限購量。
羅州廣一見鏢行的人來送貨,就大步匆匆的回來,順便喊了兩名短工,把羊糞粉搬過去。
“娘,這裏的羊糞肥不夠,六畝地需要的肥料非常多。”
羅州廣其實是想用茅房裏麵的肥料,但他們家裏的人近段時間都很少在家裏麵。
茅房裏麵的肥料也不多,如今有這個羊糞肥,也算是解了他的一個大憂慮。
“不用著急,我們家的地方就這麼點。每日要買的東西多,你慢慢堆。後續每天都會到一些,育苗才是關鍵。”
齊珺能理解羅州廣急切的心理,但美廉買菜,每日隻能買到這麼多的羊糞肥。
她也想一次將所有的羊糞肥買回來,荒地的養料也可以盡快提上來。
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來,穩紮穩打才是最主要的。
“好的,娘。那我下午再過去把肥料弄好。”
說完,羅州廣便打算先將羊糞肥搬到荒地那裏,再去作坊吃飯。
如今家中的人都去了鎮上,沒有人煮飯做菜,他就幹脆去作坊那裏一塊吃。
齊珺和羅益民也是一樣,煮飯做菜,實在要花很多時間,他們幹脆就去吃現成的。
帶著羅月和羅梅兩姐妹,走到作坊不遠處,就見廚房外來來往往的員工,他們的手中都端著一個餐盤。
餐盤的左上角還有一個碗,裏麵裝著紫菜蛋花湯。
還有四個裝菜的小格子,每一個格子都裝的滿滿的。
兩葷兩素,有蛋有肉,非常豐富。
最後一個大格子裝著米飯,堆的就像一個小山堆一樣。
作坊的員工見到齊珺和羅益民過來,紛紛打了招呼。
“大家吃好喝好,但是不要浪費,如果有發現浪費糧食的,就要扣除當月的月錢。”齊珺說道。
這個時代有糧食吃本就不易,如果還浪費的話,那就太不應該了。
大家紛紛應好,絕對不會浪費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