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太陽足夠毒辣,酒足飯飽後,囑咐好王楚幾人在酒樓喝茶等待,李勝和袁知平一起去了城北的院子。
院子雖然位置偏僻,因為城北缺水,所以周圍住戶也少,但是足夠的大,李勝覺得就是把整個鎮海堡的軍戶們都搬過來也不見得能把地方住滿了,臨街還有店鋪,他要賣的東西都來自於後世,屬於獨家代理,壟斷行業,誰能跟他競爭?當然就不需要那麼好的地段了,這個院子在他看來十分合意。
袁知平跟李勝簽好契約,地契也交給了他,一切辦好以後,連忙告辭離開,他還得趕緊回去,跟他父親彙報彙報。
一幹人等走後,李勝來到店鋪後的一間倉庫,從空間裏拿出一百袋總共一萬斤大米,一袋袋整齊的堆放在地木板上,大米的來源倒是好說,隻是這大米的編織袋子,有點顯眼,上麵字雖少,大概率也看得出寫的什麼。李勝也難得解釋了,難道明朝人還能知道什麼五常大米?空間裏的東西,基本都會出現在明朝的,都解釋一番,多累。
反正他們也理解不了
再來到另外一間倉庫,李勝則是從空間裏麵拿了不少的白酒,有二鍋頭,海之夢,鬼穀大曲,刁酒。煙酒倉庫存貨並不多,隻是一個小型的倉庫,平時也就負責給物流港一些副食店配點貨什麼的,庫存量並不大。所以李勝對於煙酒的定價,還是決定走高端路線,畢竟賣一件少一件,用後世的話說,叫限量版!
煙也有幾千條,大多數是賣10塊的卷煙,如什麼雲中煙,才子煙,高端煙很少隻有華夏牌。順便也拿了些出來,隻供官紳,這玩意抽多了上癮,定價要高,一般普通百姓是不能沾的,畢竟卷煙就這麼多,自己也不會造。
普通百姓要是上癮了,不是害了人家嗎?
不過李勝倒是覺得此事還是找袁家出麵才好,明麵上自己不能出頭。畢竟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時不我待啊!
一切弄好後。李勝去祥和樓把王楚幾人帶到了王家大院倉庫裏。不對,現在開始應該稱李家院子了。
“這些糧食我一會安排一架馬車,你們護送著先拉一車回堡裏去。”
“這…這些…都是糧食?”
“少說也有50石啊!這麼多糧食。足夠堡裏吃上個一年了。”
“勝哥,這糧食都是你的?”
地上一堆的糧食,看得幾人挪不動腳,常年忍饑挨餓的人,突然看見一大推糧食,心理肯定是特高興的,貪戀也有可能隨即而生。
李勝看著眾人想了想說道“這些糧食都是堡裏老老少少的口糧,誰也不要打歪主意,別忘了,你們的另一個身份,軍戶!”
軍戶可是有軍規的。依律,哄搶軍糧,可斬。
當然,王楚,張二狗,劉大壯三人還是可信的,這話是說給其他幾名青壯聽的。
“勝哥放心,咱的爹娘都在堡裏,誰會幹哪些招人戳脊梁骨的事,誰敢打這糧食的主意,到時候不用你動手,俺哥幾個舍了命也得把他收拾了。”
其中一個青壯軍戶趙龍連忙衝著李勝保證道。
他說得也沒錯,堡裏大多都是軍戶,何為軍戶?當然是一大家子了。
接著當他們知道連這套院子李勝買下的時候,更是驚得下巴都掉了,見李勝不願多說,縱然心中百般疑惑,也都沒繼續問下去。
王楚,張二狗,劉大地三人倒是興奮,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們可得緊緊的抓住李勝的大腿。
不一會,袁家的馬車就到了,眾人搬了兩石上去,李勝留下王楚,張二狗,叫其他幾人先行回去,如果李大勇和堡裏的問起城裏的事,回去後誰都先別提,以免造成誤會。
李勝自己則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辦。
他們用的是袁家馬車,出城的時候,巡檢司的人就算吃了狗膽,也不敢阻攔。袁家,跟小小軍戶可不一樣,而且不止是商人那麼簡單,明朝官商本就是一體。
“王楚,二狗,跟我去一趟袁家。”
李勝看著馬車走遠,說道。
袁家在廣陵鎮的宅子,其實並不在鎮裏,而是十裏外的袁家鋪,自從袁家發達起,袁家就在那裏築起了堡子。院牆呈半圓拱形,周長1000餘米,牆高三米,東西南北方向各一大門,至崇禎十二年起,更是每隔二十米築箭堡一座。堡內雇有家丁,護衛三百餘人。m.X520xs.Com
這更像是一座要塞。
按例袁家做為商賈,私自建堡圈養家丁,本已逾越規製,當地官府不會坐視不管,然自萬曆後期開始,朝廷腐敗,各地起義不斷加上東北韃子時常入關劫掠,以至於對地方上的控製減弱,朝廷早已力不從心,加上袁家朝廷有人,金銀鋪路,建堡家丁之事,從地方州府到一省都司,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當李勝三人趕到袁家之時,天色已晚,通告一聲,袁知平親自將李勝三人接了進去。請到了大堂。
“兄長來我袁家怎麼也不知會一聲,我好派人接你過來。”
自從李勝將銅鏡之事盡數交於袁知平後。他對於李勝的稱呼就有所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