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冷門宗室女的重生(1 / 2)

大周皇室趙姓,她本是趙家宗室之女,出身勉強算尊貴,雖是冷門遠支,好歹是個宗室,可惜她父親趙方逸不擅鑽營,如今在這大周偏僻之地泰州做得一個從六品通判,掌水利和糧運,混混日子。好在此地的知州、知府看他屬於宗室之人,凡事給三分薄麵,趙通判於政務一途又兢兢業業,這幾年倒也過得平安順意。隻是正妻吳氏膝下隻得幼清一女,趙方逸於是納了兩房美妾,這幾年肚子爭氣,接連生下了兩個兒子,趙通判越發身心舒暢,連帶對幼清這個嫡女都慈和許多。泰州此地民風開通,小娘子日常也是可以出去遊玩的。幼清隻要不做越矩的事,父親準她報備後自由出入,這幾年,父親準許她出門的次數多了起來,幼清性格活潑,不想呆在府中看那巴掌大的一方天地,一有機會就住外跑。

趙通判除卻喜得麟兒心情愉悅準她自由外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幼清自幼在帝京訂下一門親事,那時候,趙通判的生母寧氏雖是姨娘,但是頗受寵愛,那時憑借寵愛,通過枕邊風給她兒子的長女訂下孝文皇後的族孫,長平侯府三房的小公子。三房雖是庶出,但長平侯府是世襲罔替的勳貴之家,到底比他家強,屬於高嫁了。但這些年趙方逸外放至泰州,已多年不回帝京。前段日子,遇到一位京中故交路過泰州,才知從小與幼清訂親的孩子長大後,得了怪病而狀貌奇醜。趙方逸聽得,覺得有愧於女兒,所以這些日子也不拘著她了。趙方逸雖然說重男輕女,但是對於他這唯一的嫡女還是疼愛的。想著給她訂了這麼個醜陋的夫郎,心中愧疚,自知道此事後每日裏不時長噓短歎卻也無法,開罪侯府是他這個小小的六品官萬萬不敢的。

這天出來得晚了些,在站在離家不遠的春明湖邊找了個好下水的地方,看著丫頭們摘夏日的菱角。此地的菱角小小一個,鮮嫩爽口,幼清喜歡吃,每到菱角成熟時節,幼清總帶著丫頭們流連於此,她坐在丫頭們鋪的巾帕上,愜意地剝著菱角,一口一個吃得愜意。她邊吃邊摸了摸自己腕上的一個翡翠鑲金的鐲子。這個鐲子的顏色與她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不大相配,可是誰讓她歡喜呢?軟磨硬泡從她母親那要了來,這原是父親是成婚時送給母親的,說是趙家傳下來的鐲子,非常貴重,但是母親一向不喜歡黃金,認為俗氣,不喜歡戴,見自己女兒實在喜歡就給她了,隻叮囑她好好愛惜,畢竟是趙氏宗族傳下來的,保不齊是以前皇宮的物件。

幼清看著這鐲子,青綠的翡翠發出瑩瑩玉光,鑲的黃金上刻著幾行梵文,不細看是看不清楚的。前世她隨她那唯利是圖的知州公公進京後,無意中在一本異寶冊上看到的,當時她就奇怪在哪裏見過這個鐲子。重生後,在母親的妝奩底層,她看到了這個異寶,喜不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