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塵的到來或許早在大長老的計劃之內,但這件事對王庭太一來說是個意外,並且是他絕不願意看到的意外。
王庭太一在答應大長老之後經過許多思量,其實也考慮到過許多可能性,且想到的是最差的結果,和大長老合作,也必須以最差的結果去對待。
然而他最後還是來了,隻因經曆兩次末法時代,知道那種眼睜睜瞧著所有的同袍被封印的絕望。
太古的很多人將他當做希望,但隻有他知道,就算當年的事再出現千萬次,最後的結果也不會改變。
隻是這種話他決不能說出口,當一個人已經被當做信仰的時候,這個信仰是決不能出現崩塌的。
所以,他最後孤注一擲,來到這裏,爭奪天道遺蛻,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在李塵的身上看到一絲希望,這希望甚至超過他對自己的信心。
此時見李塵來到這裏,他怒不可遏,“你來這裏做什麼?!我知你有神靈血脈,不依靠鯤鵬也能夠找到天道遺蛻的混沌之地,你速去爭奪遺蛻啊!”
原來這才是他的計劃。
三個人各有心思,各有計劃,甚至都知道對方能夠猜測到自己的計劃,最後賭的都隻是一個可能性。
大長老隱瞞了王庭太一,他也知道王庭太一知道他隱瞞了他,但是這都不重要,因為他最終的目的是李塵,他知道王庭太一最後一定會將這件事告訴李塵,賭的就是李塵最後會來到這裏,並且第一件事是幫助王庭太一。
王庭太一知道大長老一定有所隱瞞,並且知道自己前往一定會有危險,但他不得不去,因此提前和李塵打好了招呼,不管最後是什麼情況,如果不得不去,以天道遺蛻為主。
李塵不比他們的心思多,直到不久前才知道這一切,他也知道此時此刻最應該做的是取出天道遺蛻,但他的性格生來就不可能如此。
一個人理性超越感性或總能在每一件事上做到最好,但一個人如果完全沒了感性,又是何等的冷漠和無情,怎麼能算得上一個完整的人?
李塵對王庭太一一直很感激,那一日知道王庭太一爭奪遺蛻的原因後就愈發敬重,今日既然決定出手,自然不能瞧著他死去。
遺蛻固然重要,或許能讓他的境界提升,但相比起來,人的生之大義對他來說反而更重要。
李塵曾經在一個話本小說中看到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在別人看來毫無所謂,但在他自己看來卻很重要。
這句話現在看來,許多時候還需要特定的情境。
就好像王庭太一也是個極重情義的人,否則王庭那麼多人,許多都是八境以上的人物,絕不會隻是因為太一的境界實力而心甘情願跟隨數十萬年,哪怕曆經這麼多年仍舊不變。
可放在眼下的場麵裏,太一反而希望李塵棄他於是不顧,“就算你此時去找那個老東西,隻要短時間內解決,一樣能回來救我!”
李塵並不作聲,他實在太了解那個老東西,既然今天做出了這樣的謀劃,那麼這世上除了天道,就不會有任何人能在短時間內解決這一切。
哪怕他現自身的實力超過大長老,可麵對一個混沌以來就或者的老怪物,誰能知道他還有什麼後手?
如果今天為了遺蛻不能救下王庭太一,他往後畢生遺憾,就算是死,也不能安心。
李塵隻當沒有聽到王庭太一的嗬斥,此時他正在做的事情,恰似一個不聽話的子侄不聽長輩的話偏偏要上戰場。
他的頭顱忽見奪目的光彩,空間之中有烈日升騰,鯤鵬躲在王庭太一身後,此時隻覺雙目不能直視,以他的境界竟也覺得灼熱,心知這不僅是溫度的緣故,還因為某種天賦秘術自有其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