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遺憾(1 / 2)

李塵在回北張鎮的路上一直在想過去。

得知紅雪這次離去的目的,他便知道,這一去必然要梳理輪回,回想過去無數分身過往,提煉或忘卻種種。

他其實也曾經曆了這個階段,隻是他和紅雪不同,紅雪是將這一切積攢下來,數十萬年下來才明白自己需要梳理。

他是生來無時無刻不在梳理。

是當年在聖朝青樓,聽那一句“前路茫茫多艱險,盼君日日有進退——”

是當初在荒野垂死的老人忽然伸手比出一道怪異的劍指,拉長了調的微弱戲腔,“並蒂三劍客,來啦!”

是那個已經死去的書生,第一次見麵時,眯起眼睛瞧著眼前金碧輝煌的閣樓說:“在這種地方,容得下煙火氣,容得下夜夜醉酒的傷心人,唯獨藏不住幹幹淨淨的心意。我知道這裏三兩銀錢就能度一夜春宵,兩杯烈酒就能讓一個女子虛情假意地承諾一生。我雖然不似你身邊兒那位公子那般英俊,但比其他幾位要好看得多。如果我真的願意,帶著兩首酸詩去趟紅燈巷,那裏最不濟也有三五姑娘願意和我把酒承歡。隻是,我不願意。”

是在鬼蜮時,被那個老頭兒欺騙,一個人的囈語,“我生來就知世故,也知道自己注定沒什麼親人朋友,所以凡遇真情,都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死命地揪著,又近又遠地疏離和親近著,所以在京都,二皇子燒了烤肉鋪子,我明知道不是最好的時候,還是一定要替老板他們要個公道出來。”

前塵往事,浮光掠影。

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很特殊,隻因回想往事種種,覺得受過種種苦難,又覺得看過的那些話本不過是虛構,是人類能夠想象的一切痛苦的極限,後來瞧過的人和書越來越多,才明白人活著不過是在一個框架,千種萬種,都在這個框架內,但許多苦難,卻是超脫框架之外的,人類想象的極限,並不是一個人最終所受苦難的極限。

這也是李塵越來越少訴說自己過去苦難的原因之一:既然大家都一樣苦,你去訴說這些苦難有什麼用呢?

一個人講述自己苦難的原因,也總是幾個階層:第一個,想要告訴別人自己有多慘,以此博取同情,第二個,需要一個傾聽者,至少讓自己心裏因此舒服一些,又或者,完成自己裝逼的某種心理,如:我和你們不一樣,或者,我的人生遠比你們更加厚重。

李塵沒有穿梭虛空前往北張鎮,隻因當一個人瞧著腳下和四周的一切被甩在身後,偌大天地隻有自己一個人,這豈不就是最好的,最能看清楚自己的時候。

今天他不一樣,他隻是發呆,心思飄來飄去,從剛才人生厚重的顯擺,又想到人性裏難免想要脫穎而出表示自己與眾不同或者比別人更高一層的心理。

仔細回想,這似乎是人一生的課題,極少有人能夠逃脫,隻是隨著地位和境界越來越高,似乎每個人能夠從中得到快感的角度不同。

就算是那些沒什麼腦子的野獸,也總免不了想在族群中成就最高地位的妄念。

修行,修心,到了最後才知是在消除妄念。

他的心思到這裏剛剛安定,心裏又不禁冒出另一個問題:可是,人的情感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