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若不是做出巨大的功績,一般皇帝還真沒這個臉隨隨便便就跑去封禪。
不過俗話也說了,不出意外的話就一定會出意外。
畢竟皇帝的群體那麼大,出現個別腦洞清奇之輩也不足為奇。
而這個意外就是趙禎他老爹--宋真宗趙恒。
當年遼國大軍南下,宋真宗趙恒在當時的宰相寇準的力勸下,決定迎戰,而後又在戰勝的情況下,因為不敢繼續打下去,於是幹脆同意了遼國的議和,簽下了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澶淵之盟。
在這份盟約裏,除了首次定下宋遼的兄弟關係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約定自此之後,宋每年向遼提供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一舉開創了打勝仗還要賠錢的曆史先河,這一點哪怕是放到整個人類戰爭史中都是相當炸裂的。
而且有小道消息稱,趙恒原本預計給遼國的白銀是百萬兩,還是宰相寇準暗中威脅了議和使臣,這才最終把“賜銀”壓到了十萬兩。
對於這樣的結果,最開始趙恒是滿意的,覺得自己頂住了遼國的進攻,因此把寇準當作了功臣。
可這就引起了寇準政敵王欽若的不滿,他決心扳倒寇準。
他是怎麼做的呢?
他告訴趙恒,“城下之盟,即使春秋時期的小國都恥而不為,現在陛下以萬乘之尊而簽訂了城下之盟,還有比這個更令人感到恥辱的嗎!”
隻這一下,就將澶淵之盟定義為城下之盟,原本寇準是有功的,現在也成了有罪!
而趙恒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在罷免寇準之後,自己也抑鬱了。
他開始想辦法試圖雪恥,於是又將壓力給到了王欽若。
“怎樣才可以一雪城下之辱?”
對此,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起兵攻打遼國,一舉收複幽雲十六州。
但趙恒是什麼人老王可太清楚了,他哪有這膽子和氣魄?
於是他提出了另一個方法,那就是--封禪!
沒錯,
就是封禪!
古往今來,但凡前往泰山封禪的帝王,哪個不是在封禪過後,將個人威望推至頂峰?
既然他們可以,為什麼陛下不行?
當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隻是誰也沒有去細想,或是有默契地忽略了一件事,
前頭封禪的帝王都是誰!
秦始皇天下一統,建立千秋偉業;漢武帝大敗匈奴、締造漢人的脊梁;光武帝再造大漢;唐高宗開創永徽之治,將大唐的版圖推到最大;
就連其中最拉的唐玄宗在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代明君,開創了開元盛世!
而他趙恒呢?
反正就舒顏知道的,在原本的曆史上,自宋真宗之後,就再也沒有哪個皇帝肯去泰山封禪了,生怕被拉低了檔次。
就......
感覺泰山都被糟蹋了呢╮(﹀_﹀)╭!
如今再看連作為兒子的趙禎都是這副想去又不太願意的樣子,舒顏就覺得可樂。
看著笑得不懷好意的舒顏,趙禎不用問也能猜到她在想什麼,剛想開口替先帝挽尊一下,轉眼就看到了難得一臉迥然的好大兒。
想到這位前世正是第一位以封禪之禮祭祀泰山的帝王,便打算向兒子取取經。
於是很誠懇地問道:“政兒怎麼看?”
。您提供大神飛奔的橘有錢的重金求子後,我靠崽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