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提出可以安排幾個懂軍事的文臣,畢竟文臣領兵也算是大宋的傳統。

當然,太子和鎮國公主也提出了自己願帶兵北伐的意願,然而卻被幾乎所有人都給華麗麗的無視了。

這次便是連範仲淹、歐陽修他們這些知情人士也沒有再明確地表示支持,在他們看來兩位殿下雖然前世能耐滔天,然而那到底隻是前世,這輩子還剩下多少本事真的很難說。

萬一前世牛逼哄哄,這輩子拉稀擺帶了怎麼辦?

他們是真的不敢賭。

幾方爭來爭去,短時間內誰也說服不了誰。

直到--

朕要禦駕親征!

眾臣:“......Σ(っ°Д°;)っ!!!”

來了,來了,又來了!

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感覺,難道官家也要走上他祖宗們的老路了嗎?!

陛下萬萬不可啊!

這下整個朝堂是真的炸了。

沒辦法,當初太宗皇帝高粱河一戰直接封神已經把他們弄怕了。

都說孫子像爺爺,當今身為那位車神陛下的親孫子,要說他有領兵之才,誰信啊?!

萬一要是再受個傷,或是再來一次驢車漂移,那大宋怎麼辦?

臉還要不要了?!

再說句不好聽的,您老人家的駕車技術還未必比得上那位呢!

太子殿下如今也才十多歲的年紀,都還沒有大婚呢,萬一您要是有個不測,太子殿下貿貿然登基,就不怕主少國疑嗎?!......

當然,這些顧慮大臣們是不會說出來的,但表達的意思也大差不差。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官家你想要北伐可以,我們可以勉為其難地支持你。但你想要禦駕親征,做夢!

我們寧願讓太子殿下和鎮國公主這兩個毛頭小子去,也不會讓你去的,你就趁早死了這條心吧!

看著底下一個個哭得跟死了爹媽似的文武大臣,天子隱下嘴角的笑容,裝作無奈妥協的樣子。

“罷了、罷了,看樣子朕此生注定與戰場無緣了,好在我兒勇武,既如此,那便讓太子和鎮國公主代替朕親征吧。”

眾臣再次沉默。

看樣子這次皇家不去個人官家是不肯罷休了是吧?

比起文官的百般不願,武將這邊對於太子和鎮國公主隨同北伐這件事的接受程度倒是高上不少。

畢竟哪怕不看他們在倭國搞出來的事情,從小到大兩位小殿下都沒少在禁軍裏廝混。

禁軍的一應訓練包括偶爾的出兵剿匪他們也都有參與過,因此在座的高位武將對於兩位小殿下的行伍水平多少心中有數,最起碼不是會在上了戰場後瞎指揮的那種。

那就沒問題了,總比真的讓官家去好,搞不好那才是災難呢。

於是乎,在一眾文官看叛徒的眼神中,武將們接二連三站出來表示了支持。

當然,他們主要支持的對象還是趙政這個太子,鎮國公主在他們看來隻是順帶的。

不過這也夠戳文官們的肺管子了,當即有幾個忍不住和武將們對罵了起來,那他們諂媚上意,慫恿太子帶兵出征。m.X520xs.Com

武將們也不甘示弱,立馬罵了回去。罵他們自己軟弱,就以為國朝太子也和他們一樣。

就這樣,雙方在朝會上你來我往,一個個罵得臉紅脖子粗。

讓當事人父子三人看了好一通熱鬧,最後還是天子一槌定音。

。您提供大神飛奔的橘有錢的重金求子後,我靠崽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