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顧茅廬(魏延來投)(1 / 2)

另一邊,劉備回到新野,正好遇見子龍在城府門口來回踱步,看見劉備一喜“主公,有一將軍前來投靠,正在府中等候”,

“哦,不知何人來投。”,“主公去了便知”,趙雲隨劉備快步進入府中,隻見一身材魁梧,頗有幾分英氣,正在等候劉備,子仲和公佑正在同魏延聊天,這時,劉備快速走了,進來,看見了正在聊天的魏延,魏延看到劉備,起身拜道“魏延久聞使君仁義,故來投將軍,欲助將軍成就霸業。“將軍快快請起,早就聽說將軍大名,如今將軍來投,備,如虎添翼呀”。

這位五虎之下第一人,還是在劉備的帳下,比曆史上在長沙投奔劉備,早上幾年,劉備與公佑,子仲一陣交流,“臥龍,這可是位不可多得的大才。”魏延說道,早在劉表帳下,就聽說過這位天下奇才,劉表與其叔父諸葛玄乃摯友,劉表也是多次拉攏這位臥龍,隻不過每次諸葛孔明都是推說,如果主公,把這位奇才拉攏過來,對主公來說可以說是取長補短,如今劉備帳下,關羽,張飛,趙雲,皆萬人敵,而今又有魏延來投,手下是武將如雲,就是缺少運籌帷幄的軍師,“我看他是自賣自誇,隻會紙上談兵罷了,如果真有本事,我大哥在此多長時間,何不自己來投”張飛說道,張飛脾氣本就火爆,前去拜訪沒有遇見諸葛孔明,自然是心裏不太舒服,所以才這樣說,劉備也是心中了然,並沒有多說什麼,“我們改日再去拜訪孔明先生”。

很快幾天過去,這一日張飛,關羽趙雲,魏延正在喝酒,門口小兵來報“請各位將軍前往議事廳,商議大事”,“主公這個時候讓我等前往,恐怕要大事要商量”魏延如此說道,言罷,幾人前往議事廳。

劉備在主位滿臉笑容,“二弟,三弟,子龍,文長,快快坐下。”看見來人齊了,劉備開口“今日,我找人看了一下日子,已出發去拜訪臥龍先生”,“主公,我願一同前往。”趙雲說道,他也是有點好奇,傳說中的臥龍先生什麼樣子,“二弟,三弟,要一同去否。”“去當然,要去,我倒是要看看這欺世盜名的諸葛亮,對吧,二哥”張飛道,一旁關羽也是微微點點頭,顯然也是認可張飛的話,“那就二弟,三弟,子龍一同前往,子仲,憲和,文長留守新野”,

劉備一行人剛剛買好禮物,準備前往,臥龍崗,沿途百姓笑道“將軍,又要去拜訪臥龍先生去了。”“是啊,自從將軍來了之後,我們的好日子就來了。”,劉備在新野這段時間大力扶持百姓,減稅,深得人心,已經隱隱惹的劉表心裏不快,不過劉備對這一切一無所知,在劉備心裏,君輕而民貴,

卻說,諸葛亮和石廣元,孟公威,崔州平,在路途一小酒館,對酒當歌,石廣元道:“孔明,你真的決定出山輔佐劉備成就霸業乎”,孔明輕搖羽扇,笑而不語,“當今天下,曹操己占其三,劉表,劉璋等漢室宗親,皆比劉備有潛力,孔明為何非要逆天而行?”孟公威如此說道,崔州平倒是沉默不語,心中卻是微微一歎,他比另外兩人要了解孔明,知道孔明這副表情,心中肯定已經是有了自己的答案,“曹操曾說,天下英雄為使君與操耳,說明在曹操心裏,劉備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劉璋,不過守業之人,劉表倒是一方諸候,可惜己垂垂老矣,大公子劉琦,不為蔡氏喜愛,二公子劉琮深受其母蔡氏影響,懦弱無能,曹操引兵來犯必將荊州拱手相讓,我聽聞劉表有意將荊州讓於劉備,不知真偽,如今天下大亂,正是我等崛起之時,不如隨我一起投奔劉備,成就霸業。”諸葛亮說道,旁邊三人搖搖頭,“如今劉備兵微地寡,非明主也。”石廣元如此說道,“孔明何不隨我等一起投靠曹公,成就千古流名,豈不流芳百世。”,“諸位莫非忘了徐州之事?,徐州血流數裏,數萬百姓流離失所,曹操非天下明主。”“孔明此言差矣,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當今天下亂世,百姓流離失所,一時過失,不可一概而論,”諸葛亮心裏算了一下時間,想著劉備算算時間,應該快要到這裏來了,於是起身,於三人告辭,臨走之時,與三人說道“如果劉備來此,就說我受人相邀雲遊去了”“如果我等投靠曹操,恐日後要與孔明為敵呀,”二人聽後都是一歎,孔明的性格他們也是知道的,認準的事情,絕對不會改變,隻會一條路走到底。

離此地不遠處,劉備一行人,正往這邊走來,看見不遠處有一處酒館,便與三人一起進去休息一番,不曾想剛剛進去,就看見崔州平與另外兩人盤膝而座,暢談天下大事,劉備上前,拱手一拜,“與先生之前暢談,心中對天下大事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不知先生可否再次賜教。”“莫非公便是劉備,劉玄德。”“正是在下,不知諸位是何人也”,“我乃石廣元。”“孟公威”,我等與徐元直與孔明皆是密友,“既如此,請公暢談天下大事,可否?”三人笑道“我等皆是山野村夫,怎敢妄議天下大事,”言畢,三人起身向劉備告辭,“三個腐儒,豈不知我大哥乃中山靖王之後,爾等怎敢如此不識抬舉”,“三弟!”,張飛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劉備對他發火,隻能訕訕閉嘴,三人向劉備拱手一拜,“主公,這三人為免太過於心高氣傲”趙雲說道,“能與臥龍為友,必非常人,不可放肆,一會見了孔明要客客氣氣的”,“知道了,大哥”張飛開口,關羽則是沉默不語,他素來看不起這些。誇誇其談的文人,顯然在他心裏已經把諸葛亮當成紙上談兵之人,也,自然而然認為他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