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泥,”領頭的拿一點泥,讓喜慶他們看。“這泥就是原料車間提供的,球磨機磨的,比白麵還細。”泥是褐色的,可燒出來的瓷卻是白白的,喜慶想,這裏麵一定有名堂。
他們穿過白坯庫,又到了一個車間,這就是燒成車間。白坯庫是個幹燥,烘拷半成品白坯的地方。非常熱,據說常保持在四十五度以上,這是工藝要求。燒成車間的活兒看起來粗多了。工人們簡直是摔摔打打,出瓷的時候,那瓷和瓷碰的聲音很大,瓷器並沒有碰壞。“就是這樣的幹法”喜慶想。他仔細看那剛出窯的產品,他拿起一個杯子,感覺還燙手。是漂亮,他在心裏承認,比大城市見到的瓷器還要漂亮。他雖然沒有見過多少瓷器,但日用瓷畢竟接觸的很多,他生在一個瓷的國家。誰家沒有個瓷盆瓷碗。“但是我敢說”他在心裏說,“沒有誰家的瓷器能有這麼漂亮,這種白,這種亮,晶瑩剔透!”原先以為陶瓷廠就是做大缸的,哪是那麼回事!喜慶不由得有一種自豪感了。
他們被告知,燒成現在使用的是隧道窯,這是先進工藝。燒成車間的主要人馬是裝出班,就是裝坯子,出瓷器的工人。燒窯工人數不多,但更重要,據說是門技術。
最後一個車間是彩包車間,彩包是彩繪,包裝的意思。彩繪工序上全是女工,貼花,描金,瓷器上的花全是花紙貼上印上去的,經九百度高溫在烤花窯烤過,就永久地印上去了。燒成溫度是一千三百度,烤花溫度是九百度,經兩次高溫,瓷器就成成品了。這些知識,喜慶以前當然根本不知道。對這些勞動的過程,喜慶心裏有一種崇敬感,也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別急,有得幹呢!瞧那些工人幹得多歡實,似乎在給我們表演呢!我們也很快要成為演員了,不是演員,是工人,我將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