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遊千年之紅顏霍水27樓蘭城的館驛。
伊稚邪一邊喝著奶子一邊想著樓蘭王的話,“大單於,我們也很厭惡那些漢人。他們的使者從我樓蘭經過的時候,請我們的人做向導,卻又經常虐待他們,以致經常有人因忍受不住而殺掉他們。也使得大漢對我們充滿了敵意。可是,樓蘭是個小國。國力比較弱,與您的大匈奴自然是不能比的,就是跟大漢也沒法相提並論。大單於想聯合我們共同對抗大漢,小王在心裏是一百個願意。可這不是小王一個人的事,它關係到整個樓蘭的命運。小王要跟大臣們商議一下。但我可以保證,即便不與大單於聯手,我們也一定不會支持大漢。要是大單於能夠將大漢打敗的話,小王一定勸說西域諸國臣服於大單於。”
話裏的意思很明白:我們現在不能、也不想趟這趟渾水。您要是打敗了,我們樓蘭跟大漢頂多還是現在的關係,不會遭到他們的報複。要是您打勝了,我們也許還能分一杯羹!
哼,這個狡猾的家夥,想的倒是挺美。要不是去年被大漢接連打擊了兩回,本單於一定先滅了你的樓蘭!為今之計隻有暫時留著這個狡猾的老家夥了,等打敗了大漢,我伊稚邪一定會狠狠的教訓你的。
中行說小心地看著伊稚邪的臉色,心知他是因為樓蘭王的答複而感到不滿。去年兩場河西大戰使得匈奴丟了焉支山和祁連山。讓他們大匈奴在西域顏麵掃地,都是那個霍去病鬧的。那些漢人實在是太可惡了,想起來就讓他的牙癢癢。
事實上,他也是漢人。當年文帝因不想得罪匈奴就將宗室的女兒送到匈奴和親。中行說是宮中的太監,被文帝派給那個公主作為陪嫁的侍從。他不想背井離鄉的遠去匈奴就對文帝說:“如果陛下硬要奴才去匈奴,奴才到了匈奴後一定會威脅到大漢。”文帝不以為意,依舊讓他跟著和親使團來到了匈奴。當他的腳踏上大匈奴土地的一刹那,他就發誓,自己要在有生之年幫助匈奴滅掉大漢。
當時的匈奴甚至沒有什麼成型的文字,也不會計數。是他將漢字教給了匈奴人,是他教這些蠻夷之輩學會了計數,是他將漢朝的文化傳播到匈奴。也是他不斷的挑唆匈奴也大漢的關係,將漢庭的內部情報透露給匈奴的大單於,告訴他們漢朝的江山是多麼的廣闊,漢朝的女人是多麼的妖嬈。漢地有花不完的金銀財寶,有吃不完的穀物肉菜,有看不完的山河湖海,有享用不盡的美麗女子。他的話激發了匈奴上到單於,下到市民百姓對漢朝的想往和野心,他的智謀讓大漢在漢匈問題上連連吃虧。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漢文帝不相信像他這樣一個不健全的男人會做出什麼大事;因為漢文帝不顧他的意願強行將他派往匈奴。
他已經不能當一個完整的男人了,現在還要叫他埋骨異鄉。那些愚蠢的家夥不會知道,當一個人的心完全死透之後,是什麼事都能做的出來的。如果不是他身為宦官,以他的頭腦和智慧必將在漢朝大放異彩。可是,幼年的不幸使得他永遠喪失了實現理想的機會。他想,那還不算什麼,他還可以在侍奉帝王的時候慢慢的綻放出他與眾不同的聰明才智。可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願望還是被漢朝的皇帝給打破了。他恨那個漢文帝,恨漢朝帝王的無情和懦弱。於是,他決定要報複他們,報複那些將痛苦強加給他的漢人!
來到匈奴之後,他一直小心謹慎地伺候著匈奴單於。從骨子裏,他是看不起這些化外之人的。但是,他的“理想”必須要靠這些連字都不會寫的蠻夷來完成。他在漢朝是個很能幹的宦官,對於揣測帝王的心思把握的十分好。於是,那個從來都沒享受過這般待遇的老上單於立刻就喜歡上了他。他竭力勸說老上單於不要羨慕大漢精美的衣服和器具,要對匈奴有信心。勸說他也不要相信漢朝所謂的友好,因為他們現在的友好是因為深知自己無力與偉大的匈奴為敵。這是狡猾的漢人慣用的計倆,當他們強大起來後首先就會想法子消滅能威脅到他們的大匈奴。老上單於問他該怎麼辦,他冷笑著說:“要讓他們在還沒強大起來之前就習慣了對我大匈奴的臣服和懼怕!”
在他的勸說和遊說之下,匈奴的兩代單於都不斷的對大漢進行劫掠和搶殺。伊稚邪單於是他適侍奉的第三代單於了。當軍臣單於還在世的時候,他就看出隻有這個伊稚邪才是匈奴王庭中最有實力的那個。至於漢朝公主所生的那個於單隻是個小孩子罷了。他老了,已經等不到那個小孩子長大。也不敢相信一個有著一半兒漢族血統的於單會真的與大漢為敵。於是,他選擇了伊稚邪,幫他在於單登上單於之位後發動了一場政變,讓他成為了匈奴的大單於。
現在,這個單於也和他的哥哥和他的父親一樣的信任他,對他言聽計從。在漢朝沒有的成就感卻在異鄉得到了。這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是可喜還是可悲?!他不知道。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偶爾也會捫心自問。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可每當他的心裏出現了一些愧疚的時候,腦海裏就會不期然地出現自己在漢朝皇宮裏那些沒有尊嚴、沒有光明的日子。於是,這樣的夜晚就變成了他激勵自己一定要竭盡所能報複大漢的時刻。
“大單於,夜深了,您還是休息吧。”中行說小心翼翼說道。伊稚邪點點頭,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明天要是能得到樓蘭王的準話,我們就離開。”
“嗯,奴才也是這麼想的。”中行說點點頭,“不過,就算他不答應也無所謂。奴才看那樓蘭王也沒什麼膽子,量他也不敢跟我大匈奴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