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塗山天昊的晉聖之道(2 / 3)

經過反複探討,最終選擇了“科幻小說”這個類型。

這類小說不涉及超凡的修行體係,發展的是超級科技。

而自然科學院現在推廣普及的就是這個體係的知識,未來也必然要結合靈能發展出遠超前世的科技。

“創作”這類型的作品,正好可以借助帝國推廣普及自然科學的機會,將小說附帶推向全部民眾。

前世經典的科幻作品實在太多了,經過反複斟酌後,將範圍縮小到《三體》、《銀河帝國》、《流浪地球》、《吞噬星空》等幾本作品上。

最終,塗山天昊選擇了《銀河帝國》這套問世幾十年後依然是科幻迷必讀的經典小說。

選擇這本書,一是因為這本小說中的科技相對而言沒有《三體》等小說裏麵的超級武器那麼誇張,未來,通過靈能構建具現的難度相對小一些。

二是這本小說的背景和情節,塗山天昊覺得對目前九州世界的人族而言,會有很大的啟發和觸動。

三是這本小說的世界觀足夠龐大,完全可以滿足自己一路升到“造物主”級。這個過程中,等人族文明升到一定高度後,自己可以再創作《遮天》三部曲之類的小說。

各方麵推敲差不多後,塗山天昊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連載“創作”。

基地七部曲、機器人五部曲、帝國三部曲,《銀河帝國》原著有280萬字左右。

塗山天昊將其搬運到九州世界,除了書中的人物、地名等要改成九州世界的稱呼習慣,以免讀者沒有代入感外,還要增加很多對各種科學名詞的解釋內容,不然,從沒有接觸過這些自然科技概念的九州民眾,可能很多內容都看不懂。

塗山天昊先是埋頭“創作”了一年,積累了一些稿件,然後在第二年初,借助帝國官方全麵宣傳推廣自然科學體係的良機,開始發布經過自己魔改後的《銀河帝國》。

有自然科學院這麼多頂級大佬背書,帝國官方也是不遺餘力的支持,《銀河帝國》從第一部《基地》第一章開始,就在“電台”和九州靈網上,麵向九州真界的民眾進行全麵宣傳推廣。

本來在帝國官方的推動下,九州世界就已經掀起“全民學微科”的熱潮,塗山天昊這本科幻小說一問世,就直接引發了全民追讀。

“全民學微科”這個熱潮名詞,是九州民間自發流行起來的,因為民眾們覺得官方宣傳的自然科學的定義太複雜了。

包含什麼研究自然現象的六大基礎學科,數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星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生命科學等。

而且每個基礎學科還要細分很多分支學科,對於幾千年來學習研究靈能科技的九州民眾而言,真的太複雜了。

不過,那個什麼講述構成所有物質的微觀科學還比較直觀好理解,分子、原子、中子、電子、粒子……嗯!區別於傳統的了靈能科學,定義複雜、包含廣泛的自然科學,幹脆就統稱“微科”好了。

帝國所有學校相繼推行兩套教學內容,傳統的“靈科”和新興的“微科”,“全民學微科”的熱潮就這樣迅速掀起了。

《銀河帝國》在“九州真界”推廣一年後,人族的大佬們經過反複驗證後,確定書中描繪的事物都是屬於自然科學體係的,不涉及超凡修行的體係,於是在“九州靈界”開始嚐試讓少部分靈界民眾閱讀。

一年後,確認“九州靈界”的靈體民眾,即使偶爾有和《銀河帝國》中的人物契合的,融合後也不會產生超凡異變,造不成什麼影響,於是帝國官方全麵放開了《銀河帝國》在“九州靈界”的傳播,讀者基數很快就從兩百億擴大到兩千多億。

連載更新作品的天道認證不同於已經完成作品的一次性整體認證,而是分章節進行幻境具現的。

每一次更新後,天道之力都會對最新章節內容進行局部的不蘊含靈力的幻境具現,讓讀者簡單認知書中描述的事物,隻有完本後的認證,才會注入靈能統一具現整本小說描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