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子雞丁——”“麻辣兔丁——”“板栗鴨湯——”
這都是自家棚裏養的,為元正大餐做出了貢獻。
還有出自她農場的豬肉:“紅燒肉、回鍋肉、糖醋排骨,還有清蒸蛋肉餅——”
棚裏養了三十幾隻家禽,每天都有富餘的蛋,小桃做出好幾種花樣:“肉絲跑蛋、木須肉,還有肉沫燉蛋——”
然後是各種小炒。
最後的牛排孩子們第一次見,這個菜名要怎麼報?林桑避開了敏感字眼:“這是黑椒肉排——”
比手掌還大的牛排,每人都能分到一塊,這是今天的壓軸菜,林桑用一個大陶盤托著,放到滿滿當當的圓桌中間。
之前的方桌早劈了燒火,這張圓桌是小東師父新做的。
堂屋位置不寬敞,林桑說想要一個收起來是方桌,用的時候展開了一轉,就能秒變圓桌的那種。
使徒倆表示這又是個燒腦的新鮮點子,但沒忙著喊困難,倆人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竟然給她搗鼓出來了,正好趕上元正大餐。
家裏現在十口人,圍著一張兩米大圓桌不要太寬敞。
菜太遠不好夾?沒事,桌上還有一個小了一大圈的旋轉圓盤。都是竹製的,竹青一麵在外,不用上漆,自有一股清香。
今天的菜有平日吃過的,也有第一次嚐鮮的,硬菜占了一大半。就算每樣給裏長和隔壁家碼了一大甕走,剩下的無疑也很豐盛了。
一桌美食,孩子們很期待,狠人老太卻不知該說什麼。
她半道上被人救了,就這麼賴著住下來。這家人吃穿用度、一言一行說不出來的怪,卻是鮮活、美好,引人積極向上的怪。
她賭氣出走,幾乎身無長物,本來是抱了放逐生命的念頭,但還想看看這個世道,一個人沒有方向地走了很遠。
倒下那一刻她以為是生命的盡頭了,她很認命,這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什麼不甘心的。
但沒想到老天安排人給她救了,如果是清貧之家收留她,這樣的荒年裏她會有負擔。可環境太好也不行啊,就算不浪費人口糧,每日這樣好吃好喝地,她有什麼立場?
老太太心裏百感交集地複雜,林桑見她遲遲不動筷,帶頭舉起酒杯敬她:“孩子們,馬上新的一年了,你們都長大了一歲,我們慶祝自己好好長大,也敬阿奶一杯,祝阿奶長命百歲好不好?”
“好啊,好啊,阿奶長命百歲,好好長大——”
小孩子們顛三倒四地說著,老太太嘴角浮出一點笑意,不知覺拿起酒杯輕抿一口。
酒還是那個將林桑送來這裏的野生葡萄酒,甜蜜而溫熱,每人也就一小杯,杯底還沉著豌豆大的野生小葡萄。
老太太被請到了上位坐,那個最小的丫頭就偎在她身邊,對她還是那麼親近,其他孩子也對她尊敬有禮。
而這家大人,這都好些天了,眼神話語中從來沒有探究或者好奇。
應該是做娘的態度給出了榜樣,才能全家對她這個陌生人既不探究,也不疏離。給她尊重和安心,用最輕鬆自然的方式相處,就像她本來就是這家的一員一樣。
。您提供大神七月糯米飯的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