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
弘農,華陰。
秋風蕭瑟,連帶著樹上的最後幾片綠葉也搖搖擺擺的吹落下來。
劉協搓了搓手,哈了口氣,內心暗暗道:這鬼天氣,才剛入秋就這麼冷,要是入了冬,那還讓不讓人活了?㊣ωWW.メ伍2⓪メS.С○м҈
“陛下,該用膳了。”光祿勳鄧泉端著一碗粥,從帳篷外麵進來。
“先放一放吧!”劉協說道。
“陛下,這膳食還是熱的,盡快趁熱吃。”鄧泉囑咐道。
劉協看了一眼站在自己麵前,滿臉滄桑的老頭,內心還是感到一熱:“卿家對大漢忠心可鑒,朕有愛卿在側,感到很是安慰啊!”
鄧泉一聽劉協這麼說,不禁老淚縱橫。
“陛下,老臣愧對陛下啊......”
鄧泉一邊說一邊就要下跪,顯得非常激動。
劉協看到此景,不禁感到一個頭兩個大,不禁趕緊伸手將鄧泉一把拉了起來。
“愛卿,朝廷整治朝綱、中興大漢,還需愛卿輔佐。愛卿需得保重啊!”劉協老氣橫秋的說道。
“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實在是無以為報啊!”鄧泉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哀嚎道。
劉協黑著臉,耐著性子說道:“愛卿,如今叛逆李傕、郭汜環伺在側,不知鄧卿可有破敵之策?”
鄧泉任職光祿勳,官職雖高,平常也隻負責劉協的日常。
對於這軍事方麵,卻是不大了解。
忽然聽到當今陛下向自己問計,也隻得自壯聲勢的說道:“陛下,依老臣之計,自當由朝廷下令,號召各州郡各帶兵王鞏衛朝堂。到那時,朝廷勢重,李傕郭汜乃盲流之輩,自當被朝廷威攝......”
劉協聽著鄧泉的誇誇其談,不禁內心感到很無語。
要是朝廷下詔管用,當初董卓就該被十八路諸侯給擊殺了。
何至於落到現在劉協要帶著一眾大臣逃亡?
劉協無奈的歎了口氣,緩緩說道:“愛卿,朕乏了,卿家可自行退去吧!”
“諾!”鄧泉老臉一紅,顯然他對自己剛才說的,似乎也是不大相信。
鄧泉行了個禮,邁著年邁的步伐走了出去。
.....
劉協再次長歎一口氣,不禁差點淚目。
一覺,劉協發現自己竟然來到了漢末,成為了曆史上的漢獻帝。
而且最主要的是,董卓雖然死了,但李傕、郭汜卻是還在作亂。
現在劉協目前所在的位置既不是洛陽,也不是長安,而是弘農華陰。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漢朝廷屬於屬於流亡狀態。
洛陽被董卓一把火燒了,長安現在被西涼叛逆掌控。
各地郡縣諸侯異心,朝廷威望一落千丈。
雖然劉協身邊還有一眾老臣,但這些老東西談經論道是一把好手,可真要讓他們做實事,估計怕是靠不住啊。
此時此刻,劉協不禁才想起後世流傳的一句話--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啊。
劉協現在迫切的需要一個破局方式。
可......
該怎麼破局呢?
劉協一拍額頭,頓時感覺一萬隻草泥馬飛過。
這開局根本就是無解啊!
要兵沒兵,沒人沒人,隨行的都是一些七老八十的漢室老臣。
動不動就能激動的哽咽半天,還要劉協去安慰他們。
不過要說沒兵沒人,準確說來也不對。
劉協身邊還是有四五千禁衛軍的,主要掌握在衛尉士孫瑞手裏。
當然,在行在帳篷附近,還有楊奉帶領的四五萬白波軍。
隨後在東邊,段煨還屯駐了兩萬兵力。
在遠一點,華陰西邊,則是張濟在屯兵駐紮。
劉協在腦海裏簡單了估算了一下當前的形勢,簡直就是夾縫生存啊!
雖然知道大體的曆史走向,但保不準有什麼意外啊。
劉協看著擺在案桌上的稀粥,不禁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