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倩影(1 / 2)

天啟十六年,薊州以南大旱,民不聊生。天災又逢人禍,屬國前秦降而複叛,邊境子民日夜被蹂躪於水火之中。然帝都華陵依舊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上至官家,下至群臣,體態綿軟,醉生夢死。

集賢書院今日好不熱鬧,正值陽春三月,窗外的柳枝剛剛蒙出一抹春色,便被人折了去,插在瓶中,奉為雅致。因官家喜愛詩詞歌賦,書院院判尚懷瑾便尊稱京中各官宦子弟為墨客,邀來吟風弄月,詩文相合。官家大喜,又惦念著自六歲便被封為太子的楚昭霖已是弱冠之年,早已定下太常所批出的鳳命之女,宰相府表小姐淩沐瑤為太子妃。可二人礙著宮中規矩,少有見麵,感情了了,便下旨此次雅集連著京中官宦人家待字閨中的女兒們可一並前來,以詩會友,不必拘束。

難得官家興致高漲,眾人自然盛裝伴駕。隻見雅集之上,男女各執一屏,分列席坐,品茶插花,無不愜意。官家皺了皺眉,見那淩沐瑤時不時的偷瞄太子兩眼,卻也不敢隨意上前,急的六神無主,而那不解風情的太子殿下卻依舊不急不緩的細細品茶。

官家的無奈落在尚懷瑾眼中,自是大事。隻見他乖覺的上前一步朗聲道:“在座諸位皆是我朝富有文采之人,眼下難得聚首,不如......”

哪知這話還未說完,卻聽得角落裏傳來陣陣鼾聲。眾人尋聲望去,卻見牆角一十七八歲的少年,冰藍色對襟窄袖長衫,湛藍色的長褲紮在靴子中,一根絲線將那一頭青絲高高束在頭頂,想是因這雅集的聖旨無奈前來,卻並不感興趣,眼下正伏在桌麵上睡的正酣。

眾人偷笑著,官家這才仔細瞧這男孩模樣,隻見柳眉下光潔白皙的臉龐,透著棱角分明的冷峻,高挺的鼻梁,絕美的唇形,即便是身為太子的楚昭霖,也遠不及他的清冷俊美。隻是與這高貴氣度截然相反的,卻是那嘴角邊墜著長長的口水。

官家歎了口氣:“這是誰家的孩子?”

身邊的宦官江檀趕忙回稟:“回官家,這位是博陵侯獨子,李驍煜!”

“李佑曦的兒子?”

“是。”

官家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博陵侯府雖說武將出身,可也都是讀書的好苗子,怎麼到了這兒,便成了這副模樣?”

“回官家,這位李公子成日裏不是帶著官宦子弟上樹打鳥,便是下河摸魚。微臣勸告多次,非但不聽,還多次將微臣戲弄的難堪。微臣早就說過,這種孩子做太子伴讀,實在是......”

官家抬起頭,瞧見尚懷瑾那似是欲言又止的模樣,便知道他是個怕得罪人的,便從心中有些反感。

“男孩子家,淘氣些也是有的。太子昭霖便是太文弱了些,若都如女子一般,又如何治國?”

“是。”

尚懷瑾無奈,隻得低頭。本想憤憤的瞥那李驍煜一眼,卻瞧見宰相府二公子蘇澄明正偷偷的蘸著墨汁在李驍煜臉上畫了個大大的王八。眾人哄堂大笑,就連官家也端不住那嚴肅的麵孔,忍俊不禁的模樣也實在是有些辛苦。尚懷瑾歎了口氣,平日裏這兩位祖宗便是鬧事的,本想借著此次雅集讓官家動怒,將這二位煞星趕出書院,今日隻怕是不能如願了。

李驍煜被笑聲吵醒,極不情願的睜開了眼,一把抹掉嘴角邊的口水。官家笑著搖了搖頭,這等貨色將來定是個沒出息的。

“罷了,事前朕便說了,此次雅集這群孩子們不必受宮中規矩的拘束,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

說到這,尚懷瑾趕忙揖手道:“是,不如諸位就心中最喜愛的花朵為題,論一論這其中的趣事可好?”

官家不住點頭,他本來也十分喜歡這等風月之事:“那便由太子先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