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龍昌等人的幫助下,許靈瑤把那批設備裝上大卡車,穩穩當當開到省城的指定交貨地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藺嘉和本領大,人脈廣,路子正,願意托付信任給他的人很多。
做生意,誠信為本。
許靈瑤在藺嘉和的引薦下,成功把所有設備清空,還額外簽下兩單:
一單是跟廠家訂貨,指定許靈瑤的車隊負責運送;
另一單是廠家以低於市場價一成的價錢,直接跟許靈瑤定下五台設備;
第一單是賺運輸費,風險較小。
第二單風險也比較大,但盈利頗豐,而且它有個檢驗車隊是否能順利開展“代銷”業務的重要作用。
有藺嘉和的信任背書,以及許靈瑤在送貨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專業性,那位民營企業的老總膽子也夠大,給許靈瑤五千塊的定金,約定45天的交貨期。
如果許靈瑤的車隊逾期不交貨,亦或者有任何的問題,這位民營老總將會按照約定的金額進行抵扣。
許靈瑤親自考察過這位民營老總的廠家資質,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民營老總的行為軌跡,她不在意這位中年男人身邊嬌俏可人的小秘書,隻在意對方的商業活動是否符合她的合夥人標準。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聖人。
由藺嘉和找來的律師檢查過後確認無誤也沒隱藏條款和陷阱,許靈瑤無視那位小秘書警告的視線,與民營老總簽下這份代購生產設備的合同。
生意是生意,私情是私情。
許靈瑤不在乎民營老總後院是否起火,她隻在乎能否借對方的力來打開代購設備的巨大市場。
當然,如果有比這位私德有虧的老總更好的選擇,許靈瑤肯定會選擇品行高尚的人合作。
許靈瑤隻需要幹好自己的分內之事,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小秘書與原配),也不必擔心被人背刺(老總跟其他創始人拆夥時鬧得很不好看)。
拿下兩筆單子,許靈瑤第一時間給車隊的人打了電話,讓他們開車來省城與她彙合,一起商量代購路線,爭取賺到最大的利潤。
許靈瑤這次不再跟隨車隊出去,她要坐穩大後方,同時還要兼顧她的飯館,更重要的是她決定慢慢退出車隊,讓祁龍昌和藺嘉和取代她的位置,成為車隊的實際領導。
祁龍昌早就知道許靈瑤的打算,對此接受良好。
藺嘉和卻覺得是他的加入迫使許靈瑤退出,“瑤瑤,你根本不必退出……”
許靈瑤打斷藺嘉和的話,直截了當道:“我其實沒什麼大誌向,隻想當個小飯館的廚娘。起初跟著車隊天南地北的跑,是為了給菁菁籌醫藥費治病,也是想掙點快錢回來開飯館。我從小就跟著我爸學廚藝,比起天南地北的跑,我更喜歡待在廚房裏,跟身邊的人一起生活。而你,嘉和哥,你非常適合這份工作,以你的眼光肯定能看出這代購市場的巨大商機吧?”
藺嘉和輕輕呼出一口氣,鄭重其事道:“許靈瑤同誌,我正式問你一遍,你當真要把自己困在那方寸之間?外麵的世界那麼遼闊,你甘心蝸居於此嗎?”
許靈瑤謙和一笑:“嘉和哥,你知道的,人各有誌。我想得很清楚,當廚娘沒什麼不好的。我姥姥,我媽,我舅他們都在這,我東奔西跑的時候她們天天提心吊膽的。尤其是我姥姥摔了那一跤,我最近常常會想,萬一我姥姥倒下去再起不來呢?我出門在外,怕是連她最後一麵都見不著。”
藺嘉和欲言又止。他也有年邁的長輩要照顧啊。
許靈瑤話鋒一轉,給藺嘉和畫大餅:“嘉和哥,你比我更適合。如果你非要讓我說有什麼不甘心的話,那就是我們省城範圍內有那麼多好東西,但凡能銷出去,鄉親們不說一頓三餐都能吃得上肉,至少不會再天天清湯寡水過日子,甚至餓肚子。你看,咱們出門不空車走,回來也不空車回,南貨北運,北貨南運。咱們不隻是掙些辛苦錢,還能帶動家鄉的經濟發展呢。”
從來都是藺嘉和給人畫大餅的,這次被許靈瑤說得心潮澎湃。
直到藺嘉和帶著滿腔的熱血回到家,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竟成了“吃餅人”,不禁啼笑皆非。
笑過之後,藺嘉和給遠在局裏加班的藺嘉川打去電話:“川哥,你之前沒跟我說嫂子的嘴皮子那麼利索啊。”
藺嘉川低笑幾聲:“她從小就牙尖嘴利,她是不是說服你了?”
“她”這個詞明明平平無奇,可落在藺嘉和的耳朵裏,像輕柔的羽毛刮過一樣,讓他起了一手臂的雞皮疙瘩。
“嘶~”藺嘉和故意發出酸倒牙的嘶聲,“川哥,你要不要這麼肉麻兮兮的?”
他家川哥愛慘了許靈瑤,如鋼鐵般的鐵血硬漢把他的滿腔柔情全給了他口中那個“她”。
藺嘉川回了他一句:“等你找到對象,說不定比我還誇張。行了,廢話少說,電話費貴得很。有事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