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顧朝慈,豐盛國正四品大理寺少卿顧庭淳的嫡長女,今年十五歲。
我的父親顧庭淳今年三十三歲,正值壯年的他有兩個很懼怕或者說很敬重的人,就是我的祖父祖母。
顧家一直都是書香門第,雖然每代在朝為官的顧家人官職都不會超過正二品,但每代人中必定都會有一個人成為當世大儒。
可能這也算是顧家的一個小傳統了,我的祖父顧封就是豐盛國出了名的大儒。
可能是物極必反,從顧家存在開始,每代必有三個以上的男子出生。
但到了祖父這裏,因為曾祖母生祖父時傷了身體,所以他卻成了家中獨子。喵喵尒説
祖父年輕時因為不懂得討好上官在官場上受了挫,加上他確實不喜歡當官,就順勢退了下來專心研究學問。
祖父在四十歲的時候用三篇文章名揚天下,成為了顧家新的大儒,之後他開了一家書院。
今年已經五十一歲的祖父還在堅持給學生們講課,用他的話說就是老胳膊老腿兒得動一動能多活兩年。
祖母方驚鴻是曾祖母為祖父物色的妻子,她的來曆隻有曾祖母和祖父知道。
可讓人奇怪的是,曾祖父即使不知道祖母的來曆,也同意了這門親事。
祖母與祖父是兩個極端,若說祖父是個謙謙君子文弱書生,那祖母就像一個炮仗,一點就著。
但就是這樣的祖母,卻和祖父一起攜手走過了這麼多年的歲月,還在祖父外出遊曆時貼身保護,救了他一次又一次。
祖母今年四十九歲,依舊能舞的動長槍,她現在沒事兒就待在演武場上,小弟的騎射就是祖母在教。
沒錯,為了方便祖母練武,祖父給她建了一個演武場,還到處尋找神兵利器作為禮物送給祖母,相濡以沫應該不外如是了吧。
值得一說的是,顧家的物極必反反了兩代,祖父祖母也隻有父親這一個孩子。
不過在父親的婚事上,祖父祖母卻難得的產生了分歧。
祖父認為父親與他的性子相同,應該找一個像祖母這樣的女子管著,才能家宅和睦。
祖母卻覺得家裏有一個自己這樣的暴脾氣已經夠受的了,再添一個,她怕是會忍不住和兒媳婦幹起來。
祖父拗不過祖母,他也覺得祖母說的有道理,所以就給父親物色了個文官家的女兒,就是我的母親了。
我的母親是正四品鴻臚寺卿林桓杉的嫡次女林妙月,她也是父親後院唯一的女眷。
父親就像顧家的每一代男子一樣,一生隻對一個女人負責任,絕無二心。
說回母親,母親與祖母盼的那種大家閨秀的兒媳婦實在沾不上邊。
她的脾氣雖然不暴躁,性子卻極其的果敢,辦事更是雷厲風行,祖母最不擅長的那些賬本財務,到她手裏就跟玩兒一樣。
所以雖然母親不符合祖母對兒媳婦的預期,但很快抓住了婆婆的心。
倆人的疏離隻體現在了母親新婚的頭一個月,後來好的跟一個人似的,那些別人家頭疼的婆媳矛盾,在我家是完全不存在的。
後來甚至發展到,有時候父親找不到母親,得去祖母的院子找,而祖父找不到祖母,來母親的院子絕對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