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磨礱砥礪苦擔當(1 / 2)

很久很久以前,南方有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大山。

山腳下,有一個同樣名不見經傳,十分幽靜的小山村。

村子裏有一戶姓莊的人家,祖孫三代四口人──年邁的婆婆,賢惠的兒媳,忠厚老實的兒子;還有一個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小孫兒,取名莊隆。

一家人靠著富庶又還不算慳吝的大山的賜予,衣食倒也無虞。

甚至還能送小莊隆到山外去上了幾年私塾。

小莊隆也不辜負家裏人的期望,上了幾年私塾,小小年紀就已經能夠吟詩作對,出口成章。

村裏人都羨慕地說:莊家鐵定是要出個讀書人了。

說不定將來還能考個狀元,中個進士什麼的出仕朝廷呢!

小莊隆十二歲那年,父母親大概是享受夠了人世間的勞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先後躺到了用薄木板做成的長箱子裏,讓村裏的叔叔伯伯們抬著,簇擁著,敲鑼打鼓,風風光光,優哉遊哉地“種”到大山裏麵的黑土地下麵去了。

婆婆告訴小莊隆:“你爹娘太累了!去山裏麵享享清閑也好!隻要孫兒你乖,聽話,在你睡著時,爹娘也會經常回來看你的呢!”

婆婆說著,用袖子使勁擦著眼睛。

小莊隆心裏酸酸的,澀澀的,乖巧地回答:“婆婆,孫兒曉得。”

轉身跑開去,淚水成串地滴下……

娘臨走的時候,曾含著淚對跪在床前的小莊隆說:“兒啊,起來吧!讓娘好好的再看看隆兒……”

小莊隆站起來了,娘伸出枯瘦的手,撫摸著小莊隆的臉,有氣無力地說:

“兒啊,你已經是個小小男子漢了,娘走後,你要好好服侍婆婆,孝敬婆婆……哦,你脖子上的玉偑兒呢?”

“娘,在這兒呢!”小莊隆忍著淚解下玉偑,放到娘的手上。

娘的手無力地捏著玉偑,閉上眼睛好一會才又睜開。把玉偑重新掛在小莊隆的脖子上,還小心地掖到了衣服裏麵去,輕聲叮囑道:

“這玉偑要保管好,不要隨便向別人炫耀,更不要弄丟了!還有,如果今後有人拿這玉偑的另一半來找你,你千萬不要輕信人家,要多長個心眼,懂得保護自己……”㊣ωWW.メ伍2⓪メS.С○м҈

小莊隆覺得娘說的話沒頭沒腦,越聽越糊塗:“娘,隆兒不懂!娘,你不要走行不行?我害怕!”

娘說:“隆兒聽不懂沒關係,隆兒也不必害怕,娘隻不過是要去找你爹了。隆兒去請婆婆來,娘還有話要對婆婆說。”

婆婆來到娘的床前,可是娘說話已經很費勁了。

隻見娘斷斷續續的跟婆婆說了幾句莫名其妙的話:“……孩子另外還有他的親人……,他脖子上的玉偑……就是他日後跟親人相認的憑證……但是……切記……不到萬不得已,別讓隆兒隨便去找他的親人……”話未說完就很安祥地“睡”著了

這些話婆婆是記在心上了,但是卻讓人摸不著頭腦。

唉,就當是兒媳神誌混亂時的胡言亂語吧!

此後,婆婆據說是得了“眼疾”,整日以淚洗臉,唉聲歎氣,茶飯不思。

等到她把渾濁的淚水流幹,她麵前的世界已經徹底地變成了黑暗──她失明了!

真是應了一句古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這樣垮了脊梁骨,徹底地坍塌下來了!

憑著今天東家給一棵青菜,明天西家給兩把米,日子才勉勉強強的過得下去。

小小年紀的莊隆,私塾是上不成了。

偷偷抹了抹怎麼也幹不了的淚水,對婆婆說:“婆婆,昨夜隆兒夢見爹娘真的回來看我了!還說山上有很多野果、木耳、蘑菇、竹筍什麼的,要我去摘些回來……我今天就上山去,順便看看爹娘……”

婆婆伸手摸摸孫兒的小臉:“孫兒還小,婆婆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