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跟寡婦走?(1 / 2)

1953年夏,四九城東直門外。

剛進了三伏,天上沒有一絲兒雲彩,日頭高懸的正午時分,地上的草木都曬的低頭耷拉甲,奄奄一息的樣子。酷熱的暖風吹過,行人寥寥,隻有聲嘶力竭的蟬鳴勉強帶來一點生機。

自城外二裏莊方向走來一個漢子,三四十歲身材壯碩,千層底的布鞋,黑布褲子上身白色盤扣的短褂,長臉高鼻梁,一對牛包子眼分外醒目,更絕的是還有那大大的臥蠶,就是眼袋兒,沒錯了您內,這位就是傻柱他爹,何大清何師傅!

何大清板著臉吭哧吭哧的悶頭趕路,眉宇間愁緒萬千!唉!這特娘叫啥事?就睡了一覺,一睜眼就穿到了電視劇裏了,穿誰不好,偏偏就成了傻柱他爹!話說昨夜穿到這空間記憶融合之後,心裏那個悲苦焦酸說不上是啥滋味。何大清1917年生人,祖上曾經是禦膳房的廚子,可到他這輩兒的時候大清早他娘亡了,皇上都被趕到天津衛去了,自然也就沒了祖傳的工作崗位。好在家學淵源,幾輩兒的廚子了,打小跟著他爹學廚,後來又拜魯菜大師陳樹柏為師學習魯菜,三年學徒出師後就在八大樓之一的泰豐樓謀了個後廚的差事。

廚子在過去被稱為勤行,聽著名字就知道不是個容易的差事。勤嘛,肯定是辛苦免不了的,整天介煙熏火燎的真不是一般人能支應下來的。不過解放前的時局戰亂四起民不聊生,能有個差事混個嚼裹就不錯了,誰還敢嫌棄不成?何大清畢竟有家傳的熏陶,加上有名師指點,當然他自己也算有點天分,幹了十幾年下來,也算是在四九城的勤行兒裏有了點名號。

民國23年也就是1934年何大清娶了媳婦,轉過年來生了兒子何雨柱,抗戰勝利那年又添了個閨女取名何雨水。可惜媳婦沒等到解放就離他們而去了,沒辦法何大清自己一人又當爹又當媽拉扯兩個孩子,說起來也有七八年了,其中的心酸也是無處可倒啊!

解放後何大清先是轉到峨眉酒家幹廚師,這是個川菜館子。何大清家傳的是譚家菜,這是他祖父傳下來的。他們和現如今四九城的譚家菜不是一支,是從同治年間譚翰林府直接傳下來的,現如今四九城的譚家菜是民國以後譚翰林的後代在經營的,現在是譚家三小姐和廚師長支應那一攤子。

譚家菜是官府菜,主打參鮑翅肚全是高檔貨,這玩意兒從來就不是普通人能享用的,一直都是達官貴人們的特權。建國後新社會,這譚家菜自是越發小眾,說白了就是沒有什麼市場了,就算後來總理出麵給遷到北京飯店裏麵去,也不過是招待外賓貴客才有用武之地。

何大清和四九城大資本家“婁半城”相識,婁家不是一般猛獸,你想能開得起軋鋼廠那是什麼層次?在川菜館幹的不是很順心的何大清就被婁半城邀請到軋鋼廠食堂當了大廚,時下月薪五十萬!是的你沒看錯,53年還是第一套人民幣呢,五十萬也就相當於56年的50塊!其實真不多,要不說資本家都他娘的黑呢!

何大清正值壯年,這會兒其實不過才36歲,一個鰥夫帶著倆孩子過日子,洗洗涮涮的也沒個人,整天油漬麻花的不成樣子,三十來歲看著和四五十差不多。軋鋼廠食堂有個白寡婦,男人死了帶著三孩子過活,人長得勉強湊合。不是有句話說是素的久了看老母豬都是雙眼皮嘛,鬼迷心竅的何大清就瞄上了白寡婦,利用手裏那點權利一來二去就勾搭上了。

其實白寡婦也不是善茬兒,寡婦失業的還拉扯三個孩子,要是沒點手段早就餓死了。何大清是食堂大廚,一個月50萬掙著,又死了老婆這不是天作之合嘛!所以白寡婦對何大清也是曲意逢迎,噓寒問暖,用溫柔的胸懷溫暖何大清那顆騷動苦悶的心!白寡婦孩子都他娘生了仨了,還有啥放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