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認出說話的官員是原大周蘇州知府張鼎。

至於他說的五德輪回終始學說,乃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陰陽家鄒衍提出的曆史觀。

五德是指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種德行,並周而複始的循環運轉,作為曆史變遷和王朝更替的依據。

從秦漢開始直到大周建國,五德輪回學說一直被曆代王朝統治者利用,成為詮釋其改朝換代政權合法性的工具。

武安對這種學說是將信將疑。

這跟推背圖一樣,後世總能將對應發生的曆史事件,從圖中找出相應的解讀,至於是否是牽強附會,那就不知道了。

不過五行學說流傳很廣,後世不少人都堅信不疑。

武安自己相不相信不重要,要讓天下人相信他是天命所歸,那麼這件事就有文章可做了。

武安看著張鼎問道:“張大人,那你以為該定什麼國號?總不能是秦和隋吧?”

張鼎還沒說話,韓潮跳出來道:“上位,秦隋二世而亡,用之不詳,誰敢提出來,就是惡意詛咒,其用心險惡,理應當誅!”

韓潮以前讀書少,但是武安自從讓他們多讀書,他對於一些朝代的事倒不是一無所知。

這不就知道秦朝和隋朝都是二世而亡。

武安看著韓潮的進步很欣慰。

武安也隻是說笑,自然不會用秦和隋為國號。

張鼎拱手道:“上位,臣以為魏梁倒是可以一用。”

武安搖搖頭,用魏的朝代就沒統一過,最強的曹魏、北魏隻是統一過北方而已。

至於梁的朝代,後梁愛扒灰的朱溫和南梁曆代皇帝都不得善終,僅這一點就能讓人發怵。

看眾人都沒有好的提議,武安想了想,最終決定道:“就用商為國號。”

“商以前為金德,但是我生在海邊,又靠海中曬鹽起家,這就是水德之瑞,以後國號商就是水德。”

朝代對應的五德其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當初大流氓劉邦取代秦朝,隨口說了一句大漢是承於秦朝,因此五德是水德。

直到他的兒子漢文帝即位,又把水德改為土德。

反正嘴在人身上,怎麼有利於統治就怎麼說。

後麵自然有無數文人為此提供各種祥瑞和依據。

武安一句話,就定下了國號為商。

把眾將召回金陵城,自然不是為了討論國號的事,而是讓他們一起參加武安稱王的典禮。

……

安慶城。

不久前還是朝廷抵禦襄王叛軍的城池,如今已經被官軍獻給青州軍。

隨著朝廷的大江水軍戰船相繼投降,安慶以東的水麵已經被青州水師戰船全部控製。

甚至青州戰船不斷向西進發,襄王水軍則不斷向西退縮。

青州水師副統領黃進升甚至率船隊向西探索上百裏水道,襄王水軍戰船一直連個蹤影都沒有。

這日,黃進升照例率領十幾艘水師戰船向西巡邏。

這支巡邏船隊的戰船規模並不大,除了黃進升的坐船是兩千料外,其餘都是一千五百料以下的,有的戰船還是以前朝廷水軍使用的的。

朝廷水軍戰船大多破舊不堪,青州水師秉承不浪費的原則,還是從中挑選出一批可用的船隻。喵喵尒説

這些戰船除了一千五百料以上的有紅衣大炮,其餘安裝的是仿製的佛朗機火炮。

雖然火炮重量大小不一,但這也不是襄王水軍能抵抗的。

一路向西巡邏,除了見到一些打漁的小漁船之外,再也沒有別的發現。

到了下午未時末,黃進升以為又要無功而返,正要下令返航時,突然遠處隱約看見幾艘戰船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