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一封來自北方的急報直入中軍大營。

契丹主耶律真元得知女直人在北方有異動,急忙命宗室、大臣、將軍以及部落頭領來中軍大帳議事。

樞密使蕭烈把軍情當眾說出,一下子群情激奮,在場所有人尤其是眾部落頭領紛紛提議暫時停止南征,轉而先北上應對女直人。

青州軍的火炮讓這些草原漢子感到懼怕,隆隆的炮聲讓人直欲心膽俱裂,和女直人的打仗則沒有這種擔憂。

他們早就擔心冒著飛舞的彈丸去攻城,因為耶律真元肯定讓他們這些部落軍去當先鋒。

如今有了這個退兵的借口,自然要極力建議回師北上。

耶律真元見所有人都讚成,也明白這些人的小心思,這也正好隨了他的心。

午後,契丹人各處營寨人馬沸騰,紛紛開始收拾整裝拔營。

一時間人叫馬嘶混亂一片,這種亂糟糟的場景引起了城內青州軍的注意。

武豐帶人站在城頭上,努力眺望著契丹大營的方向,卻隻能看著一點模糊的景象。

為了知道契丹人發生何事,急命軍中探馬出城查探。

指揮李絳率二十幾個騎兵,在城門開了一角的縫隙中騎馬而出。

探馬剛出城門,裏麵的士卒就趕緊把城門關閉。

武豐看著李絳等人並沒有直接朝北疾馳,而是朝東麵繞了過去。

一會兒探馬消失在眾人視線中。

一炷香時間過後,杜白有些急躁道:“大人,我看這些騷韃子要跑,不如我先下城牆召集馬軍士卒待命,等探馬回報軍情後,咱們也好早有準備。”

武豐偏頭看著杜白,雙眼眯著問道:“準備什麼?”

杜白上前一步,回道:“大人,不能輕易讓契丹人北返,卑職願率騎兵尾隨其後伺機而動。”

武豐回頭看著契丹大營方向,平靜道:“不用,無論契丹人是否撤兵,咱們都不能輕舉妄動。”

“大人——”杜白有些急了。

武豐冷冷的看著他:“城內僅有數千騎兵,契丹最少有十萬人,你在想什麼呢?”

“征北將軍前幾日來的信你也看了,一再告誡切勿貪功冒進,隻要堅守住辰州城就是大功一件,你難道忘了?”

“若是契丹人在城外有埋伏,咱們身死事小,誤了將軍的大事,那就萬死莫贖了!”

一頓訓斥,杜白羞愧的低下頭,請罪道:“卑職一時失了冷靜,大人恕罪。”

武豐明白他想立功的心情,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遠處出現了幾個騎兵的身影,飛快的往城池這邊馳來,城牆的人也看清頭馬上的人正是李絳。

李絳接近城門後放慢馬速,待城門打開後帶著五六個手下騎卒進了城內。

一會兒,李絳獨自上了城頭,有些氣喘的疾步到了武豐等人麵前。

“卑職李絳見過大人。”

武豐直接問道:“城外情形如何?契丹人可是退兵了?”

李絳喘了口氣,忙回道:“大人所料不錯,契丹人正在拔營北上,屬下遠遠瞧見契丹兵撤兵無序,各處引發混亂一片。”

“卑職留下十幾人繼續監視,特地回來彙報。”

杜白聞言又希冀的看向武豐。

武豐不看他,又問道:“你們接近契丹大營時,可有契丹騎兵阻攔?”

李絳道:“契丹人急著北上,並沒有派出兵馬在外警戒。”

“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本官可是熟讀兵書之人!”

武豐冷笑道:“契丹人就算是再著急,也不會忘了派出殿後的兵馬,這是要引誘我軍出城追擊。

契丹人怕是早在半路上就埋下伏兵,靜等咱們過去了!這太小瞧我了,我又豈能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