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契丹人自身麵對的外部環境並不好,甚至是十分惡劣。
雖然和世仇女直人結盟從大周手中奪占絕大部分遼東地區,但是雙方很快就因為各種原因鬧翻。
遼陽城內契丹人和女直人一場混戰,雙方都死傷慘重,雖然暫時講和並以新城為界劃分勢力範圍,但是他們都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和平,雙方早晚要再次兵戎相見。
契丹人看似獲得了遼東最大最富庶的地盤,換來的卻是四麵皆敵。
北麵有死敵女直聯盟部落,西南麵有大周遼東邊軍,南麵有數萬青州軍枕戈待旦,東麵則有高麗人冒出來。
武豐在請示武安後,就有了聯絡周軍和女直人的打算,這跟武安的計劃是不謀而合。
隻是如今北麵女直人因為契丹人阻隔和青州軍不相連,一時間聯絡不上,隻能把目光放在大周邊軍身上。
武豐並沒有對遼東邊軍期待太多,隻是想讓他們襲擾契丹人。
隻是看杜白的臉色,明顯武豐想的太好了。
杜白氣道:“那些球囊的慫貨,早就被契丹人嚇破了膽,派去的人回來說,邊軍主將對於雙方結盟的意見模棱兩可,說話雲裏霧裏的,最後提出讓咱們供應他們一部分糧草兵器。”
“真是白日做夢!咱們眼下還短缺呢,哪能白白送給那些廢物。”
“依我看,他們就是想騙取咱們青州的錢糧,至於聯合作戰一事,怕是咱們的一廂情願!”
“鼠目寸光!”
武豐聽完也生氣道:“這些賊殺才,不幹事還想要好處,真是好大的嘴臉。”
“惹急了老子,直接帶領軍民渡海回到青州,讓他們獨自麵對契丹人,看他們怎麼死!”
雖然不對邊軍起太大的希望,武豐心裏還是有些窩火。
氣話說完了,武豐仔細想了想,琢磨道:“那些殘兵敗將怕是樂於見到咱們和契丹人廝殺……”
越想越覺得可能,邊軍那些將士被契丹人和女直人聯合打敗,那是因為大部分兵力被調回內地平亂,他們還是有相當戰鬥力的,並不是內地那些羸弱的禁軍和廂軍可比。
現在有青州兵主動和契丹人大戰,他們自然十分高興。
反正對於洛陽朝廷來說,青州賊和契丹人並沒有本質區別,甚至青州賊對洛陽的威脅更大一些。
最起碼契丹人一時威脅不到關內的統治,青州軍卻是有能力也有野心改朝換代的。
而且武安來信告訴過武豐,朝廷有人主張盡棄關外之地,將所有邊軍百姓撤回到關內,集中兵力對付叛亂的藩王和流民。
隻是提出這個建議的官員被禦史清流罵了個狗血淋頭,不久就被罷免官職,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提起此事。
根據洛陽傳回的信息,重興帝暗地裏也同意這個建議,隻是眼見很多官員反對,隻能作罷。
雖然明麵上打消了這個念頭,私底下卻是派人去遼西,想要遼東邊軍主動放棄遼西走廊。
隻是遼東很多邊軍士卒親屬都在那裏,根本不想丟棄祖宗的土地,直接拒絕了,尤其是那些遼東軍將,更是言辭激烈,誓言要跟遼西共存亡。
悲壯的口號喊的震天響,實際上遼東軍將是為了自身權益。
遼西走廊大部分土地都在這些軍將手中,他們若是撤回到關內,全部財產都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