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渾州一帶一直都是青州禍亂的根源地,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唐末愛吟“菊花詩”的殺神黃巢。
武安本以為自己已經震懾住了殘餘的豪強,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打臉了。
這也很好理解。
武安占據青州後,奪取了無數豪強的土地收歸己有,殘餘的地方勢力自然仇視他。
雖然這些豪強的家產很多都是從普通百姓手中強取豪奪的,但是刀子紮在自己身上那才叫疼。
而且這些豪強做的發家生意都是非法的,比如當年黃巢的祖上就是販賣私鹽起家的。
作為青州最大的海鹽製造者,還是曾經最大的私鹽販子,對他們武安並沒有因為是同行而產生共情,反而要嚴厲打擊這種違法行為。
武安可是知道私鹽的利潤,哪能讓人在他身上吸血。
如今的武安隨著地盤的飛速擴充,支出也是大增,不僅要籠絡麾下的將士追隨自己建功立業,還有大量流民需要安置,這就需要大量的田地和錢財。
那麼多的手下需要養活,主意自然打到了有些人身上。
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何況武安的到來已經讓昔日在當地作威作福的豪強活不下去了。
青州西部高山又多,多有匪寇盤踞於此,青州大亂後,尤其是武安占據青州以後,不少殘餘勢力都跑到山上躲藏。
地方豪強本來就與匪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次眼看當地軍士忙於秋收,一時間放鬆了警惕,地方豪強則趁機勾結山上的匪寇作亂。
當然武安並不是對所有的豪強都如此嚴酷,對於那些名聲很好的,還是以籠絡為主。
有人作亂,自然要盡快鎮壓,免的引發更大的叛亂。
武安目光在下麵的韓潮、周渭、劉猛、劉獐等眾將身上轉了一圈,最後下了決定。
“劉猛,你率八千步騎南下幫助當地駐軍平亂。”
“末將遵命。”
劉猛聽聞武安讓他獨自領兵出征,高興的出列領命。
水師將領不算,如今除了武豐領兵在遼東半島一帶防禦契丹人外,也就吳玉寶能獨自率領兩萬人馬在沂州一帶防備南方勢力,他算是武安麾下第三人了。
武安語氣冰冷叮囑道:“這次你南下後,勿要心慈手軟,任何反叛者全部誅殺,不要留下絲毫後患。”
那些豪強若是老實歸順,武安本來已經打算對於他們的過往既往不咎。
不過叛亂也好,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麻煩。
聽著武安殺氣騰騰的話,站在後麵的歐陽澤欲言又止,不過作為新附的官員,他並沒有多大的發言權。
外麵很多人都言武安殺戮過重,不過懼於他的兵威並不敢出聲勸阻。
武安又叮囑幾句,劉猛和陳貫就去挑選出征的士卒和物資,兵貴在神速,最後決定大軍明日就出發。
劉猛、陳貫走後,韓潮、周渭等人也出去了,隻有歐陽澤被留了下來。
武安揉了揉雙眼,精神有些疲憊,一個青州的事就讓他忙的四腳朝天,怪不得古代皇帝出了那麼多的怠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