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2024.11

哪怕是在這本書開始之初,我也從來沒想過自己竟然能寫這麼久。

這中間發生了許多事情,許多我不願意提,卻不得不跟喜歡這本書,喜歡我的讀者所交代的事情,以至於極大程度地拖延了這本書完結的時間。

但不論如何,寫到180w字的今天,我也算是終於對喜歡這本書的每一個人,有了一個圓滿的交代。

我知道,對於很多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後期進程實在是太快了。

明明前兩卷,不過五年的時間,就已經寫了將近三百章。

可第三卷以後,那將近千年的時間跨度,居然隻不過占了整本書的一半篇幅——

但正是因為那五年的時間,那前兩卷,讓江河從‘異鄉人’轉變為了‘同鄉人’,才有了之後的一切。

所以哪怕前兩卷有很多冗餘部分,有很多日常,我也依然要把它寫長!

之前說過的“好好珍惜前兩卷在鯉國的時間”,也正是基於此。

唯有這段時間擁有足夠篇幅,足夠漫長,後續江河身份的轉變,包括他最後的選擇,才立的住腳。

這對於很多讀者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我很明白。

所以才有了這篇完結感言,既是向大家交代一下種種原因,也是希望看到這裏的每一個讀者,能在放鬆之餘,聽我講講關於這本書的一切。

首先,不得不提及我有段時間更新慢的原因——

我不能隻有詩和遠方,還要兼顧現實和麵包。

這本書一直都不溫不火,一直,而非斷更以後,我的生活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光鮮亮麗。

單純的為愛發電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夢想之餘,我們總要顧及一下自己的生活。

我想要繼續寫下去,但現實告訴我你應該停一停了。

尤其是在看到,借鑒了我這本書開頭的,以合歡宗為賣點的另一本書爆火之時,我也難免在思索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寫小說,為什麼不想跟他一樣寫出人人喜歡的爆款。

這裏提及那本書,不是因為我想開他團,覺得這個世界不公平,讓大家為我鳴不平。

我覺得他這本書比我這本書火,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在的,人家也不是全借鑒了你的內容,大部分都還是人家自己的東西,人家能掙到麵包也是應該的。

我隻是敘述一下我那段時間的心境。

懷疑、不安、糾結、掙紮,是我那段時間最真實的寫照。

但好在我扛過來了,每一個支持我,願意不拋下這本書,追更到現在的讀者,一直在告訴我,他們都還喜歡著這個故事,喜歡這本書。

所以漸漸的,我開始憋住一口氣——我想證明我自己。

這本書從故事的一開始便不被人看好,太多讀者說這本書說教意味太濃,這本書的角色寫的不好,我一個新人作者肯定沒辦法理清時間因果,這本書注定闌尾、太監。

我不服。

所以我盡力在修正自己的不足,盡力的寫好每一個角色,不想讓筆下,像是蘇唯依一樣的角色,因為我個人水平的問題而平白無故遭受罵名。

我想告訴所有人,我擁有一個寫好故事、寫好角色的能力,我不會闌尾、更不會太監,我想要把我心中所想的世界,和感動了我自己的故事,真正呈現給每一個人看。

正是憋著這一口氣,才讓我不顧一切地寫下去,直到今天完結。

我做到了嗎?

我覺得我做到了。

哪怕我看到很多讀者說後期進展太快,我依然覺得我做到了。

因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取舍。

我在整本書的中後期,切掉了很多支線,有些是我覺得可以寫的,譬如千年之間江河與孟羌娥還會有怎樣的羈絆。

有些是我覺得沒必要寫的,譬如仙王朝是如何興起的。

但我切掉他們的原因都隻有一個——

我不能舍本逐末。

《千年》這本書,自始至終講的,都是江河經曆的故事,主線隻能是江河與千年因果的閉環。

如果花費更多的精力和筆力去寫,江河與孟羌娥兩人的日常,或許的確可以豐富整個故事,也能夠讓讀者覺得,這個結局來的沒有那麼快。

但那隻能在我能吃上飯的情況下,才有精力和時間那麼考慮。

而仙王朝的那段劇情,其實也一樣,計劃中是還有二三十萬字可以寫的,但那基本上都是一些套路化的爽文劇情,譬如秘境、打臉等等內容作為填充的。

這段我想都沒想,直接切掉了。

因為我不會寫,也不擅長。

不擅長做的事情就不做,省的讓整個故事都變得不倫不類,這是我在上一本書裏學到的經驗。

所以為了顧及主線,和時間因果的連貫,包括現實原因等種種考慮,我最終是切掉了一些支線上的內容。

我也會覺得可惜,但這都是權衡下來的結果。

如果將來有機會,或許會以番外的形式呈現也說不定,算是給大家畫一個餅。

但我不會覺得,把這些支線劇情切掉,我這本書就等同於‘闌尾’、‘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