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1 / 2)

2014年6月31日,是**市職院2011屆學生畢業的日子。很多去年就出去工作的學生都陸續回校,淩雲也是其中之一。

但淩雲與他們不同,他們是為逃課而去工作,因為學校規定有就業證明就可以提前上崗;淩雲則不得不出去工作,因為他家裏就一人,父母在他上初一時就因車禍去世了,那撞人的卡車司機家也不是富裕的家庭,自然也賠不了多少錢,加上親戚朋友的資助,再加上父母的一些積蓄剛剛夠上完高中。

本來上完高中,淩雲就不想上了,自從父母去世後,有些萬念俱灰,想要了此殘生,但咋都死不了,比如上吊繩斷了,買的時候明明有質檢合格證明;喝農藥自殺,喝的時候卻發現是自來水等等。總之,在試過一係列死法後,淩雲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卻迷上了鬼神之說,想要出家去做道士,所以就去了**市太湖三山道院,找道長一問才知道當道士的要求真高。

一、須有當地證明信;二、有虔誠的道教信仰;三、身體健康;四、父母同意;五、年齡在十八周歲以上;六、有一定文化基礎和道德素質(高中或中專以上);七、須到小廟出家拜師,皈依三寶(即道、經、師)。

這本不嚴格的要求,對淩雲來說無疑是個打擊,父母都去世六年了,咋同意啊。

自然淩雲是掃興而歸,也絕了出家的念頭,當然也不是全無收獲,道長給了淩雲兩本書,一本是《周易參同契》和《太平經》。

《周易參同契》和《太平經》的出現,五鬥米教和太平道教團的產生,是道教形成的標誌。《周易參同契》是關於煉丹術的最早理論,被後人稱為“丹經王”。《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道教經典,《太平經》的曆史可以上溯至西漢;《漢書》記載西漢成帝時,曾有齊人甘忠可作《天官曆包元太平經》。

《太平經》的宗旨,為興國廣嗣之術,是講“氣”以養長生,則為生命存在和長生方法。《太平經鈔?癸部》說:“三氣共一,為神根也,一為精,一為神,一為氣,此三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氣。神者受於天,精者受於地,氣者受於中和,相與共為一道。故神者乘氣而行,精者居中也,三者相助為治。故人欲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說明“精氣神”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礎。《太平經鈔?壬部》說:“人有一身,與精神相合配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則吉,去則凶;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相合則為一,可以長存也。”

淩雲回家之後,就過上勤工儉學,空餘時候讀讀道家典籍的生活,一直到現在畢業。

看著三三兩兩成群結隊往體育場跑的人群,淩雲一個人走在路上,顯得有些形單影隻,但淩雲已經習慣了,自從父母去世後,淩雲就變得少言寡語,很少和別人交流,上課一般都坐在最後。

淩雲到體育場找到機械技術學院數控係,看見數設11133班的同學都到的差不多了,淩雲也樂得輕鬆,坐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