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傳下來,或者傳承下來的任何東西,我說的都是要圍繞曆史來看的。
不過曆史是什麼?
各人各說。
但是有人能說得清楚嗎?
無論是說曆史【王侯將相,盛衰,忠臣奸臣,無論是文化,技術,建築,文物,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等等等吧】,還是曆史名人,文人,各種故事【愛情故事,神話故事】,各種思想,所有種種吧。
說一個最簡單的事情吧,無一例外,可以這麼說,沒有一個真正的定論。
這就要從幾個方麵來說。
第一,曆史並不是像我們理解的那樣,什麼史官,什麼有人評論,記錄了很多東西。不,真實曆史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可以這麼說,絕大部分,尤其跟帝王,統治Q,龍椅【通常說的】,改朝換代有關的,更和曆史上的那些著名人物,貴族,諸侯等相關的,實際沒有人,沒有史官敢記錄,更別說什麼後宮那些宮鬥,或者忠臣奸臣那些事。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隻是發生了,而沒有一個人敢記錄。都是後朝代的王,帝王,尤其不同的朝代,後朝代說前朝,你懂了嗎?包括,因為爭奪各種L益,Q力,尤其又以成功,或者失敗兩個極端,就會事後算賬【製造文字,謠言】。這些古人,尤其是統治者,帝王,貴族,諸侯,高等級的官員等等,最喜歡幹的事情。你看,我又要說,可能挑戰天下文人,以孔子為尊的文人,學者,教授,粉絲們不樂意的有關記載,就是孔子殺少正卯的事情。這可不是簡單的殺人。可以說孔子當上類似丞相,宰相的官職,殺人立威。不過能殺誰?你以為能殺任意官員嗎?錯!隻能殺沒有家族背景,跟任何貴族,諸侯,諸侯國君無關的官員。少正卯,恰好符合這個特征。要不然,孔子殺了少正卯的時候,自己那個時間就完蛋了。第二點,孔子殺少正卯,雖然不是當時Q貴的眼中釘,肯定也拖離不了官場Q力鬥爭的銀子在裏麵,否則,孔子殺這個,畢竟這麼大的官員,多少說不過去。第三點,說是舊怨,以前少正卯吸引了孔子的弟子聽課,也對,也不對。畢竟,怎麼說,曆史把孔子抬那麼高的地位,儒家【儒家可不是簡單的學問,它最大的特點是儒,不主張殺生,濫殺無辜,對吧?】傑出代表人物,領軍人物,對吧?所以,不太可能孔子一時衝動,或者因為過去那點小事,在當上大官就殺重臣吧?當然,是不是籠子殺的,或者下令,都無法考證的。不過,這筆賬,肯定得算在孔子頭上。不過,我突然想到了兩件事,一件事是《說嶽傳》裏嶽飛趨勢風波疼,莫須有罪名。前麵說過,其實最早可能就是孔子殺少正卯,就是這個罪名。另外一件事,如果有人看過《投名狀》電影的朋友,我不是說電影情節,而是這個名字,不得不讓我聯想到,是不是當時貴族,掌握大Q的季氏家族,或者家臣授意,脅迫孔子下的這個命令呢?當然我的重點並不是孔子殺人的這個點。我是說,曆史很多很多事情,是說不清楚的。究其原因,就是犯罪,事件發生了,沒有人回到記錄,沒有人敢真實記錄。這是曆史造成的。沒有人會冒著丟官,丟命【不止一條命,家人,九族,十族,更多相關的人生命】,而去記錄,評價曆史人物,曆史事件,曆史上的是是非非,君臣也好,臣子之間也罷。尤其同一個時代,同一個朝代之內的事情。當時的人尚且不能說得清楚曆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是非對錯,更何況後朝代,甚至隔開好幾代的人呢?WwWx52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