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劃定世界的七大理律:
其一,此世禁止一切爭鬥、殺戮與掠奪。
其二,此世不存在任何疾病與傷痛。
其三,此世應當存在死者靈魂共同的歸宿,冥界。
其四,所有曾經犯下的罪都將被赦免,但被害者有權向加害者提起罪孽的追加裁決,一般不允許超出等同自身遭受侵害三倍以上的懲處。
其五,時間的輪序應當更為嚴苛。喵喵尒説
其六,空間的構造應當更為穩固。
其七……
以上七條不變的規則,令整個世界得以重塑。
其中,最複雜、最繁瑣,同時也是對整個世界影響最為深遠,幹涉範圍最廣的理律,毫無疑問當數第三條。
這一條看上去就像是沒有經過多少思考,拍屁股決定的鬼才法則,卻實實在在地成為了整個提瓦特大陸的法則基石。
完全可以想象,洛零在提出這個建議時,會遭到多少反對,而他又是頂著多少指責與壓力,也硬是要用屁股決定腦袋,強行定下這條理律。此後,又會製造出多少麻煩,以及未來種種可以預見的難題……
複活提瓦特誕生至今所有的智慧生靈,並變相地賦予他們“永生”的權利,這無疑是過於任性了一點。
然而,無論是眾神還是熒,都無法撼動洛零的意誌。
若是其他方麵的分歧,洛零很快就會妥協,但唯獨這一點,他卻一直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哪怕麵對著再多的異議與反對,他也絕不鬆口。
“我不希望這個世界再出現任何生離死別,既然神話傳說中存在著天堂、伊甸這樣沒有痛苦的世界,那麼,它為什麼不能是這裏!”
“生老病死,陰陽輪轉之序,乃自然之理,乃恒常不移之天道。我當然知道,可那又如何?如今我才是天道,我的意誌,我的思想,我的心願,淩駕於一切規則之上,我才是世界之理。”
麵對這樣“不思悔改”的洛零,最終,眾神還是隻能妥協。
這一理律也不能說一定是錯誤的,但可以料想,自它誕生之刻,數不盡的問題與麻煩必將隨之而來。
如何處理和平衡與冥界相關的各種問題,以及那遠超提瓦特大陸近兩百倍的人口體量所帶來的爭端與糾紛,以上種種,多半隻能由洛零親自解決。
這或許才是眾神與熒表示反對的根源所在,而另一方麵,洛零也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以及相應的管理與應對措施。
那麼,世界重塑之後,「冥界」以及如今提瓦特大陸的現狀又是如何?
冥界,是由洛零創造的特殊概念界域,位於光界、虛界、人間界,三界共同的“背麵”,並非實際存在於某一特定的位麵或維度,而是憑依於意識層級的獨特世界,本質上更類似於廣義上的「意識界」。
雖然提瓦特大陸存在著「生」與「死」邊界,死者國度,沙恒等諸如此類的說法,但它們最終的指向卻隻有一個,那就是一切記憶與情感沿著地脈流通的歸宿——世界樹。
世界樹的本質是數據與信息的存儲中心,記載著所有的過往與曆史。
相較於洛零所創造的「冥界」,有著根本性的不同,甚至不存在任何可比性。
所有於冥界之中複生的“死者”,均以類似於花散裏或奧羅巴斯的“特殊靈體”狀態存在,可以通過休眠恢複維持自身存續的能量,也可以轉化為擁有物理幹涉能力的“實體”,但期間消耗能量翻倍。
靈體本身具有不死不滅的特性,哪怕遭受高位法則的破壞,也能夠自時空的夾縫中緩慢汲取能量恢複自身,具有“半永恒”的特質。
冥界中,包括非人族群在內,人口總數約為10億,倘若一股腦地放在常住人口不過五百餘萬的提瓦特大陸上,屆時,人口密度瞬間爆炸,可謂紛紛攘攘、人滿為患,各大城市與鄉鎮無一立足之處或許也毫不誇張。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洛零依據人口數量以及曆史時代的順序,創造出總數為一百,依照序列排序的提瓦特大陸“鏡像世界”。
通過伊歐娜的超級演算能力,盡可能保證血脈相連的親人、彼此相識的友人等,歸屬於同一個鏡像世界。
以此平均下來,每個鏡像世界人數約為一千萬,允許不同序列鏡像世界之間的相互跨越,但也會存在一定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