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剛過,田涇村就忙碌起來了。
都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村民們白天忙隊裏的活,早起和下工後還要忙自留地的活。
所以村外田頭,人聲鼎沸,村裏除了狗叫雞鳴,隻能偶爾聽到小孩的叫聲和老人訓孩子的聲音。
田涇村就在陽澄湖邊上,前幾年因為樣板戲《蘆蕩火種》很是熱鬧了一陣子,村裏大人小孩都會哼幾句《智鬥》。
村子依河而建,河是陽澄湖的支流,東西向流著,將村子分為南北兩部分。河南和河北由村中的一座木橋連著。
此時,上午八點光景,村裏靜悄悄的,橋上兩個小姑娘,正從橋南往橋北而去。
兩人十歲左右的年紀,手裏都拿著帶柄的小簸箕和木棍,背上還背著稻草做的草包。當然,這裏的人都叫柴包。
個子高一點的叫王小美,今年九歲,個子矮一點的叫朱金花,今年十歲。
兩家住河南村東頭,鄰居,雙方的外公和外婆還是親姐弟。
不過小美媽媽一向不喜金花媽媽這個慣於偷雞摸狗的表姐,連帶著,也吩咐女兒不要多和金花在一起。
別看小美比金花小了一歲,但個子反倒比金花高,人也有主意著呢。兩家是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該怎樣就怎樣,和村裏的小夥伴一樣對待,反正就是從沒有在金花那裏吃過虧就是。
其實一般村裏,九歲十歲的孩子早就上學了。金花去年上過幾天學,後來說聽不懂不肯去了,她父母就隨她去了,因為個子矮,隊長除了夏收秋收農忙時允許她下地掙工分,其它時間都叫在家歇著或者讀書,孩子下地最小要滿十三周歲。
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要求,金花父母也沒有辦法,就隨金花在家。當然有任務,看著她奶奶來燒飯。她媽媽的意思就是看著奶奶不要偷吃她家糧食。
小美倒是挺想上學的,她喜歡讀書。可惜村裏隻有兩位老師,一人教兩個年級,五年級的孩子去鎮裏讀的。
因為師資問題,小孩都要滿八周歲才能入學。小美九月份生日,現在九虛歲,要今年下半年才能入學。其實到八月底她還沒滿八歲,但現在不比後世,差幾天也可以入學了。
不過小美已經認識了不少字了,都是做赤腳醫生的爸爸教的。
所以和金花不同,小美倒是很期待九月一日開學。
兩人走下木橋,走進橋堍人家院子。
這時的農村都是這樣,大部分人家是沒有院子的,大家可以隨意在人家院子裏進出。
小美和金花盯著地上,一看見雞屎左手就用小簸箕對著,右手用小木棍一劃拉,雞屎一下就滾進了小簸箕裏。
小美將背後的小柴包放下來,將雞屎放進去,而金花,直接左手一甩,雞屎準確扔進小柴包裏。
今天是金花來約了小美去撿雞屎的,小美想著也沒啥事,就一起來了。
對農家人來說,雞屎可是好玩意兒,是種菜最好的肥料。曬幹了一點不臭不說,雞屎的肥力特別大,家家戶戶都要留好雞屎,孩子們有時間還會去村裏人家撿雞屎。
農閑的時候,隊裏還會組織婦女們出外撿雞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