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頭嗬嗬一笑,吃了口花生米,又喝了口酒,就開始講起了他的老本行。

“抬人參這個行當的祖師就是老把頭,傳說,最早闖進大黑山挖參的是魯省萊陽人孫良,他和張祿一起挖參,張祿迷路後,孫良找了七天七夜沒找到,最後連累帶餓死在山裏。

後人因孫良心地善良,對朋友講義氣,特別尊敬他,就傳說他成了神,掌管著大黑山,保護放山人不遇狼蟲虎豹。那些老放山人說,給山神老包頭升了紙祃,磕了頭,膽子就大了,有參把頭保佑什麼也不怕。”

“對,這個事我知道,要不你看我酒廠的酒名字都叫老把頭小燒和老把頭藥酒嗎?這個故事我知道,我想知道的是一些具體的東西!”

趙石頭笑容一滯,忘了這個茬了,人家酒廠的酒都賣出去不知道多少了,這個老把頭的事情肯定知道啊!

看來得說點幹貨了。

“人參一年采摘分好多個時段,放山的季節都有不同的稱說。按農曆講:“四月入山,謂之放芽草市;五月進山,謂之放青草市,六月尋山,參花正開,謂之跑紅頭”。

跑紅頭是挖參的黃金季節,稱為放紅榔頭市,或放紅頭子市,或放紅頭、放紅朵子。

此時,參籽鮮紅,果實成熟,紅潤光潔,鮮豔奪目,棒槌鳥一早一晚鳴叫,人參最易發現。

所謂紅榔頭,是人參成熟時的一團紅籽兒,俗稱人參果,又叫棒槌花。

其實叫花並不是花,真正的人參花,細小如粟,如絲叢集成穗為紫色,雜以白色或青色,秋後結子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紅自落。

人參籽兒表皮為紅色,如同雞腰子,中有一根細莖,合起來像個小榔頭,一個小榔頭裏有兩個籽兒。

那時候萬綠叢中一點紅,是放參的最好時候,等參籽都落了.

原來的紅榔頭此時像個單薄的刷帚,所以又叫刷帚頭。而到白露以後,人參裸露在地表上葉杆全都枯黃,這時候叫黃羅傘。

最後,葉都落了,隻剩一個杆兒,謂之放蠟千。

有首對應的歌是這麼唱的。

《參把頭》

黑山老林棒槌多,放山尋寶事先說;

拉幫結夥耍單數,能不能去把頭奪;

準備快當與花簍,薄斧手鋸輕鐵鍋;

進山先要拜山神,豬頭牛羊三牲羅;

康熙禦封孫良爺,隻坐樹墩不上桌。

虎走崗子羊走坡,壞了規矩禍事多;

棒槌鳥叫索撥棍,鹿角竹簽把土撥;

抬出土精砍兆頭,下山還願吃白饃。

神山聖水出仙草,一兩黃金一兩貨;

能消百病強體魄,鶴發童顏百年活。”

隨著趙石頭那低沉的聲音,仿佛把李天行帶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著奇花異草,有著采人參的神奇傳說。

李天行不由得悠然神往。

。您提供大神大力牛魔王的重生到老婆女兒慘死前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