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圓二回 妍劍姬用計破營寨 鹹寧帝下詔聘士安(1 / 2)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

隻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此詩摘自元代大詩人倪瓚的《題鄭所南蘭》,秋風凜冽蘭蕙變成茅,江南寂寂生氣與百姓的報國之誌已經消失。但作者的好友忠心仍不改,用淚泉磨墨抒發愛國情操。此詩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屬愛國詩的經典。

且說吳存回到寨後,氣喘籲籲,吳矯孫驥又來叩拜,吳存擺了擺手讓他們退下,吩咐下去讓二人換了新衣裳,擺了酒席為二人接風洗塵。待二人下去後,又喚來徐慮,徐慮又連忙叩拜,吳存把之前在劉皞寨中用十萬斛米、五千軍械交換吳矯孫驥等俘虜的事盡皆說了。

徐慮果斷道:“叔父不可,叔父若給劉皞糧草軍械豈不是幹戈倒持,助虎傷人耶?”

吳存道:“可這已是事先約定,若不交付,恐陷老夫於不義。”

徐慮道:“叔父可借內侄歸來,一時欣喜忘卻了,將此事一拖再拖。”

吳存想了想道:“你先退下,容老夫再思索。”

於是徐慮退下,吳存披著衣裳獨自在帳中想了半夜,忽然計上心來,著士卒夜裏挑揀了一千軍械,二萬斛糧,於夜間發出,去送與劉皞。

次日,徐慮又來求見道:“叔父,劉皞要求的軍械糧草萬萬不可與之。”

吳存笑道:“老夫自曉得,已分撥了一千軍械二萬糧米去也。”

徐慮聞言大驚道:“叔父,劉皞要求本是無禮,叔父嚴詞拒絕即可,今與他二成反授人以柄!”

吳存一聽,思索了少許,懊悔不已道:“然如之奈何?”

徐慮請命道:“請叔父給予我與徐弘三千兵馬,我二人於寨外十裏再紮營寨,加緊守備,莫叫他威脅叔父安全。”

吳存猶豫道:“這庶子安敢有如此膽量?”徐慮焦躁,頓足搖頭而出。

此時劉皞在寨中一麵整頓軍馬,一麵待吳存消息。忽聽有人奏報軍械糧草送到,劉皞大喜,一看單據上卻是一千軍械、二萬斛米,大怒,扯碎單子道:“我信你這老匹夫才讓你把吳矯孫驥帶回,如今你積財吝給,就休怪我無情了!”

使者見狀惶惶而退,劉皞餘怒未消,恰巧此時周嫿趕來,劉皞把此事告知與她,周嫿道:“我本以為老匹夫會毫厘不送,竟還送了一些,但也因此難避天下人悠悠之口咯,大王且寬心則個。“

劉皞道:“你竟早已料到老匹夫的作為,何不早告訴我,到惹得我白期許了。”

周嫿笑道:“我觀當時大王欣喜,還攙他出賬,怕說出來惹得大王不喜。”

劉皞聽罷,不禁臉一紅,心中有些羞愧,踱來踱去,見那旗杆立在那裏,又去打了幾拳,以泄心中之憤。周嫿看大王這般模樣,反而有些可愛。

少頃,又有士卒來報,說送來的一千軍械多有破損,二萬斛糧大半是空穀,劉皞登時大怒,要發兵討伐,周嫿趕忙勸道:“大王莫急,前幾日我觀軍師所遺兵法時,有一計策正巧適用。”劉皞瞬間轉怒為喜,隨即通告全軍叫準備人馬,預備東進,勢必斬殺吳存。

再說那徐慮、徐弘二人領三千人馬為提防劉皞,在據吳存營寨外十裏處再紮營寨,這邊因劉皞大怒斥走使者,回去稟報時途徑徐慮處告知徐慮、徐弘,二人聞言更加警惕。

次日早上,忽聽得寨外嘈雜,二人登上箭樓見上千百姓衣衫襤褸,奔逃寨門外大叫開門。徐慮問道:“你們是那裏的百姓,來此作甚?”

為首的人哭道:“我等都是廣陵的百姓,時不時出城做些生意,不料今日出城時被山賊擄了去,說是因嫌大將軍吳存交付物資太少,故而遷怒於晉國百姓,要坑殺我們。消息走漏因此眾人逃奔到此,乞求將軍接納,救我等一命。”

言罷,寨外上千人皆跪地哀哭,徐慮聽了正沒主意,山坡背後殺聲大作,數路人馬衝殺過來,為首頭領正是袁航。

那寨門外上千百姓見了個個恐慌,紛紛以頭撞門,兼有號哭似瘋癲者。徐慮看的不忍,慌忙叫開寨門,於是上千百姓一擁而入,方才進去,袁航已殺到寨門。

袁航罵道:“徐慮,我等追捕擾亂我軍的刁民,你為何包庇隱匿?快快交出來,不然踏平這營寨,叫你粉身碎骨。”

徐慮反罵道:“你等居心叵測,屢屢犯我疆界,還要屠殺我廣陵子民,豈能叫你得逞?”

袁航大怒,便叫攻寨,寨上亂箭射下,袁航軍不能得手,損失慘重,隻好退去。徐慮、徐弘哈哈大笑。

中午劉皞引軍亦到,下令將營寨團團包圍,但不進攻。徐慮、徐弘不敢輕視,隻是嚴守。那逃進寨裏的百姓個個饑疲交頓,都吃了米粥,然後徐慮發配給他們兵器衣甲,編入隊中協防。

到未時不見動靜,徐慮、徐弘也很是疲憊,在帳中欲寐,忽聽得寨內寨外嘈雜聲大起,徐慮急急出賬看時,隻見今早進來的百姓正在城門口奮力廝殺。為首的竟是一個女流,英姿颯爽,一杆槍使得出神入化,人屍倒地,片刻之間殺到寨門口,砍斷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