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二十二年,春。
春風吹過城外的河流,吹過京都的城牆。
距離京都幾十裏外,一隊車輛慢悠悠的駛向京都。
臨近京都,官道上的行人越來越多,根據馬車上的印記,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南疆瑞安王的標記。
自七年前顧安瀾承襲他爹的爵位回了南疆之後,顧小王爺這還是第一次回到京都。
因為萬壽節將至,瑞安王奉召帶著姐姐雲平郡主一起回京祝壽。
兩輛馬車,幾個隨從,簡單素樸之極。
最前麵的一輛馬車上,一青年男子靠在窗邊,他沒看窗外的景色,似在沉思,兩邊的景色一路向後,熟悉的京都越來越近,男子神色愈發凝重起來。
“子琴哥,我阿姐的婚事真的可以解決嗎?”一個略顯幼稚的聲音終於將一直望向窗外在思考的舒子琴叫了回來。
舒子琴收回視線,落在顧安瀾身上,“王爺,您還是叫我名字吧,你早已承襲爵位,再叫我哥,我承受不起。”
十六歲的顧安瀾早就襲的老王爺的爵,南城瑞安王,但是他還是跟小時候一樣一口一個子琴哥的叫著。
舒子琴的父親是舒建章,舒大將軍,隻是舒子琴才一出生,舒將軍就死在了戰場上,舒夫人聽聞噩耗後,扔下繈褓中的舒子琴,隨著舒將軍去了,顧繹與舒建章是至交好友,可憐舒子琴一人無父無母,便收他為義子,待他如親子一般無二。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裏,顧安瀾真的就以為舒子琴是他大哥,還問顧繹,父親,為什麼哥哥不跟我們同姓呢。
不管對著舒子琴這張臉看多長時間,顧安瀾還是會被震撼到。
舒子琴作為一個男子卻美的不可方物,美的不失俊朗,一顰一笑之間又帶著獨有的魅力,讓人不自覺的沉浸在這種魅力裏不可自拔,這種魅力裏還帶著一種讓顧氏姐弟都心安的歸屬感。
顧安瀾不依,“子琴哥,我和阿姐一直將你當成我們的大哥,你就是我們的大哥,當年要不是你,我和阿姐......”
顧安瀾垂眸哽咽了一下。
七年前,如果不是舒子琴拚死將顧氏姐弟送出京都來到南疆封地,他們早就和老王爺一樣死在了京都,死在那場動亂裏。
那一年,老王爺顧繹奉旨進宮,進宮前,顧繹將舒子琴拉到一邊,給他了幾樣東西,讓他立刻帶著顧安瀾和顧海棠姐弟離開京都。
顧繹進宮之後,十五歲的舒子琴連夜帶著九歲的顧安瀾和十歲的顧海棠逃出了京都。
三人跌跌撞撞的回到南疆的時候,就聽聞老王爺進宮的時候,宮中出現大批刺客刺殺聖上,老王爺救駕身死,於此同時瑞安王府遭到一群來曆不明的刺客人洗劫,府中竟無一活口。
幾日之後,傳來消息,進宮行刺聖上和洗劫瑞安王府的都是北燕派來的刺客,再後來聖上便將南疆的小部分軍權收了回去,派人重新駐守南疆。但南疆境內還有二十萬玄鐵軍,隻是那玄鐵軍不受任何人的調令,隻聽從拿著玄羽令牌之人的命令。
顧安瀾承襲老王爺的位置,成為瑞安王,顧海棠冊封為雲平郡主。
後來舒子琴才知道當今聖上忌憚南疆勢力,早就想除掉顧老侯爺,就像之前除掉那兩個異姓王一樣。
當年秦昊登上帝位的時候,封了三位異姓王,北燕王周翰飛,東海王陳冠玉,南疆王顧繹,都是幫助秦昊登上帝位的生死之交,秦昊感恩,給三位兄弟分封土地。
但共患難易,同富貴難,幾年之後,三位異姓王的勢力越來越大,秦昊越來越顧忌他們,一年之內找借口鏟除掉北燕和東海,最後便是瑞安王。
在宮裏顧老王爺逼迫秦昊立下血誓,才換來的顧安瀾和顧海棠一世平安,不被聖上趕盡殺絕。
雖然是在這偏僻的南疆,空有瑞安王這個名頭,但是這已經是最好的了。
舒子琴不負顧老王爺的囑托,懵懵懂懂愣是將顧安瀾和顧海棠辛辛苦苦拉扯到現在。
他們隻是希望能安安靜靜的在南城度過一輩子,舒子琴一直都記得老王爺最後跟他說的,“你們一定要平安一世的活著,千萬不要再回來。”
他還記得當時老王爺讓他再三保證平生絕不回京都,老王爺才安心隨著派來的公公進了宮。
舒子琴也想過此生應不會再與京都有任何的牽連,然而京都卻傳來一個讓舒子琴和顧安瀾都很不安的消息。
聖上竟然有意讓顧海棠嫁給太子殿下。
都過了七年了,不知道聖上為什麼到現在還這麼顧忌南城,顧忌顧安瀾,一定要將顧海棠留在京都。
說好聽是嫁給太子殿下是多麼榮耀的事情,可實際上不就是將顧海棠留在京都成為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