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過的大多表示期待,去過的則狂推薦彈幕裏的網友有機會絕對要去試一試。
“啊啊啊沒想到隱藏的味道這一季竟然拍了我的寶藏餐廳。”
“南嶺本地人表示這家餐廳已經是我家每個月一定會打卡兩次以上的餐廳了。”
“哇都上隱藏的味道了,老板是不是準備開分店了!”
還有一批網友的評論則讓劉宇光不太懂了。
“嗚嗚嗚媽媽的好大兒終於出息了,竟然上隱藏的味道了。”
這就不是食客粉絲,而純粹是一路粉待山民宿的粉絲了。
最初在微博上關注待山民宿的那些粉絲有許多的轉化為了這類媽媽粉,一直很關心民宿的經營,為民宿的每一個進步而激動。
用網友的話來說,“待山民宿這肝的速度,這個努力營業的程度,這個多才多藝的能力,這個自然清新的理念,這積極向上的事業心,還沒有塌房風險,粉它不比粉真人香?”
即便是調侃,這也的確反映了一部分待山民宿粉絲的態度,讓季憶覺得還挺可愛的。
就著早餐鏡頭,劉宇光已經吃完了一盒肉排,他看向自己買回來的大肉串,繼續往下看。
鏡頭裏表現的是待山餐廳的一日三餐經營的情況,除了很多快閃的美食鏡頭之外,還有幾道特寫了整個製作過程的待山招牌菜。
待山餐廳的後廚也在紀錄片裏首次公開出來。廚房裏可以說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許多傳統炊具整齊掛在牆上,同時也有各種現代化的設備。備菜炒菜上菜,冷菜熱菜甜品,各種區塊好像交疊著又有明確的劃分,明明是最熱鬧的午餐環節也能做到井井有條。
特寫鏡頭下咕嘟冒泡的濃鬱湯汁,汁水四溢的鮮嫩菜蔬,在案板上蹦起來的魚下一秒就熱氣騰騰躺在了餐盤裏。
按在智能餐車上的拍攝鏡頭從更低的視角記錄了餐食如何運送到食客身邊,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進餐食客的細微動作與表情。
餐廳熱鬧卻不紛擾,所有食客都好像最大程度地沉醉在了美食當中。
紀錄片的氛圍很是影響網友的情緒,劉宇光頭一次發現自己這麼沉浸在一檔紀錄片裏麵,等紀錄片播放完畢,片尾出現的時候,劉宇光才反應過來後麵大半段紀錄片他一條彈幕都沒發過。
並不是內容無法引起他發彈幕的**,而是他壓根忘記發了。
此時再低頭看看自己麵前的外賣盒,已經空了一大半了,而他的肚子也早吃得圓溜溜了。
劉宇光收拾完外賣盒,他重新把第一集有關待山餐廳的內容的進度條拉到最開始,坐下來認認真真又看了一遍,這一次他記得發彈幕了,不過等他這次再看的時候,視頻的大半內容已經被彈幕遮擋完畢了。
劉宇光發的彈幕也是添磚加瓦,讓這個彈幕密集程度更高而已。
無數在第一時間就看紀錄片的觀眾無疑全是對第二季的內容抱有超高期待的,作為第二季第一集主角的待山民宿就是在觀眾期待值最高的時候進入觀眾眼簾的,而待山民宿在鏡頭下所呈現出來的模樣也絲毫沒有辜負觀眾。
看完紀錄片的觀眾主要有幾個反應。
一是紀錄片裏麵的美食真的太太太誘人了,雖然紀錄片的視角以及剪輯手法很容易把一盤食物拍成絕頂誘人的美食,但是待山餐廳的片段當中,給人的感覺是就算涼了也很好吃的樣子。
之前有些紀錄片的幕後工作人員就爆料過,其實大家嘴饞的美食內容在拍攝過程中會因為拍攝時間過久而冷了涼了,不會有畫麵上呈現出來的那麼好吃。但是待山餐廳這一集播出以後,網上卻出現了爆料,說當時拍這集內容的時候,拍完的東西基本都是大家當場直接吃了的,道具根本留不下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