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晚笙垂首不語,他注意到殷元武的目光了,甚至他猜到了殷元武的心思。
他其實也是很疼愛阿福的,平日裏無論是阿福來他家,還是他帶著燕柏去太子府,他們之間的來往都是很勤快的,甚至,阿福都沒有超過十天不見燕柏過,除了阿福進宮這次。
他心裏其實也希望燕柏跟阿福親近,他甚至覺得,以後燕柏嫁入皇室也是可以的,一來,皇室身份貴重,天下人莫不趨之若鶩,二來,殷家人數代鍾情,從陛下到太子,阿福又有梁昔教養,長在他眼皮子底下,他把燕柏嫁給阿福,也能安心。
但是,這不代表楚晚笙就能接受現在就定下這樁親事,所以,他一直很好的跟梁昔和殷韶景維持了恰到好處的距離,讓兩人心中明白,他暫時不打算給孩子議親,但也不會阻隔兩個孩子相處,一切都要看日後孩子們長大了自己的心思。
楚晚笙希望燕柏好,也更希望他以後能嫁給自己喜歡的人,而不是因為什麼拒絕不得的旨意婚事,梁昔也是如此想的,所以,他們之間並沒有因為這個產生什麼隔閡誤會。
但是,當梁昔要出門遊曆,並希望他能時不時的帶燕柏進宮看望阿福之後,他就心裏一沉,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了。
梁昔縱然不會逼迫,殷韶景聽從梁昔的話,也不會起給兩個孩子定親的心思,但是陛下呢?若是陛下看出阿福對燕柏的重視,起了這個心思呢?他要如何。
正因為這個,阿福進宮十多天了,他都沒有履行跟梁昔的約定,帶燕柏進宮來看望阿福,但是,這種事情躲是躲不過去的,楚晚笙來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準備,坦然而立,不慌不躁。
殷元武也不好直接上來就說我覺得你家燕柏不錯,定個親,以後嫁給我大孫子吧!殷元武還是個很有心計的帝王的,他決定試探下楚晚笙,他大孫子金尊玉貴,天下最尊貴的人物之一,甚至可能是未來的君王,可不能找個不情不願或是有問題的妻族。
殷元武捋了捋胡須,笑著道:“楚愛卿,你的孩子很好,雪團似的娃娃,朕還從未見過如此精致漂亮的孩子,難怪阿福離不開他,想來長大後,必然不遜於父母。”
“多謝陛下誇讚,柏兒不過看著討喜些罷了,實則性子執拗的很,便是臣,也時常為他的性子頭疼。”楚晚笙微微歎息,目光落在阿福跟燕柏身上,阿福已經不管不顧的摟住了燕柏的一隻胳膊,燕柏正在努力躲開,甚至伸手打了起來,但阿福還是沒有鬆手。
嗯,阿福一向是個很結實的寶寶,區區燕柏的小巴掌,阿福連眉頭都不帶皺的。再說了,打是親罵是愛,阿福還以為燕柏在跟他玩兒呢。
楚晚笙目光一頓,緊張的用餘光看向坐在上位的殷元武,怕他心有不滿,卻見殷元武並沒有生氣,反而輕輕歎了口氣。
孫媳婦什麼的,能定的話還是要早點定下來的,不然,大孫子以後肯定得吃苦頭。
楚晚笙隱約覺得更不妥了,但是卻沒有說什麼,殷元武道:“小孩子嘛,性子慢慢教導便是,再說了,阿福喜歡。”
楚晚笙拱手,“是郡王性情寬和才不嫌棄柏兒罷了,之前臣常帶孩子前往太子府,也許是郡王身邊同齡的小孩子不多,而柏兒與郡王接觸的最多,所以,柏兒才與郡王如此要好。”
這就是楚晚笙給出的理由,不是因為阿福太過喜歡燕柏才會如此,隻是因為,阿福認識的同齡孩子,隻有燕柏一個罷了。
殷元武是一國儲君,阿福是他的嫡長孫,是被寄予厚望的,縱然因為一時興起起了定親的念頭,但是,認真斟酌之後,還是不能隨意的定下親事的,隻要讓他開始顧慮,而這個顧慮又不能對燕柏或是他傷筋動骨,這就是楚晚笙想出的破局之策,也是他坦然帶娃進宮的根由。
殷元武果然不說話了,阿福年幼,見過的同齡人少,確實是很難說以後還對燕柏維持住這種興趣,再者,楚晚笙時常帶著燕柏前往太子府……這是要做什麼?縱然他是太子的門客,但時常帶著個跟阿福同齡的哥兒去跟阿福玩鬧,這不是打著在阿福身上做文章的意思麼!
不對!
若楚晚笙真有借子攀上皇室的心思,又如何會在他麵前說燕柏性子不好,還推脫說是阿福見過的孩子少,才會這麼喜歡燕柏,楚晚笙隻怕心裏是不願意兩個孩子定親的,殷元武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