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第 1 章(1 / 2)

建康三十五年,榮國公府。

日頭正好,五月春尾夏至,園裏花團錦簇。榮國公府的丫頭們規矩地排成一列端著各式菜肴步入宴廳之中,因廳中皆是豪門權貴,她們步履緩緩,不敢有絲毫的差錯。

老太君坐於席上的主位上,眉眼帶笑道:“咱們都是這京中頗有交情的人家,卻不時常走動,我今兒宴請了女眷來,便是趁著好天氣遊園飲宴,好好熟絡一番。”

“老太君有心了。”

“咱們雖不常走動,但這情義卻是擺著的。”

老太君與眾人調笑著,目光若有若無地落在坐得遠的一個姑娘身上,這姑娘長相清麗,膚白若雪,雖長的極好但眉目間卻是飽含淒苦。

老太君看著不由地斂了笑容,麵上可見的憐惜之色。

眾人也順著老太君的目光看去,見著了那姑娘,有人問道:“老太君,這可是你小女兒家裏那位姑娘,可真是個美人兒呢。”

老太君短歎了一聲,“我這外孫女有不足之證,遍訪名醫無濟於事。”

有人小聲道:“我卻聽聞一法,說是姑娘若是身子不好的,嫁了人便能好個大半,若是夫妻和順,恩愛地過上幾年,病根也去的幹淨呢。”

老太君臉一沉,“你倒是說什麼渾話。”

那人見老太君不高興了,便說:“我也隻是隨口一提,老太君勿怪。”

然老太君雖然製止了說這話的人,卻把這話放在了心上。想著死馬當成活馬醫,也未嚐不能一試,再之,她這外孫女如今也有十六了,嫁人也是這兩年的事。

恰逢此刻與老太君坐得近的鎮南候夫人開口道:“這姑娘我瞧著溫雅順眼,倒不怕大家笑話,我家那個老二,如今也快二十了,卻還沒個夫人。”

鎮南侯夫人這麼一說,大家便也都明白了。

鎮南侯家中二郎雖然沒有世子之位,卻在前不久的春闈剛考取了功名,不日也將踏上仕途。他家那個是個有出息的,老太君心裏對他也滿意。

老太君叫身邊的侍女翠紅上前,叫她附耳上來,對她道:“你且去叫表姑娘過來。”

侍女得令到了寧言之跟前,屈身對寧言之說:“表姑娘,太君叫你去呢。”

寧言之道,“知曉了。”她的聲音軟軟糯糯的,說完這句話眉頭便更緊了一分。

她起身得體規矩地向老太君而去,不過是幾步的距離,她卻忐忑萬分。

前世也是這樣,在榮國公府的宴上,鎮南侯府的夫人看上她做兒媳婦,老太君亦有撮合之意,兩人一拍即合,隻叫她與鎮南侯府二公子齊景宏相見了一番,便定下婚事。

寧言之自知自己有不足之症,孱弱無比,蒙齊家公子不嫌棄能看上她,為此起初對他頗為有好感。哪知洞房當晚,齊景宏卻撂下一句狠話,“我父母看上你卻不是我看上了你,你好自為之。”然後便匆匆去了書房。喵喵尒説

此後的日子裏,齊景宏也沒有與她同床共枕過。別人都道她嫁了一個能文能武,品性高尚的好郎君,卻不知道她日夜獨守空房,與夫君一日的話不多三句,日子過得像守活寡一般。

因心中愁悶苦澀日積月累,她過門不過三年便病情加重,撒手人寰。

卻不料她竟然在十六歲時重生,她感恩於老天能讓自己能重活一次,陪在父母身邊,卻不想再重蹈覆轍,嫁給一個不愛她的人。

幾步的距離卻像是走向了深淵。

然而,寧言之還是到了老太君跟前。老太君慈愛地牽起她的手說道:“你最近可好些了?”

寧言之道“好些了,勞祖母掛念了。”

鎮南侯夫人是個直言直語的,將寧言之打量了一番道,“老太君,這可是得體的好姑娘,若是誰娶了可是他的服氣。”

寧言之噙著笑對鎮南侯夫人道,“伯母過譽了。”前世鎮南侯的夫人張氏對她如同親生女兒一般,常常因為她跟自己的兒子爭吵,可這一做法也讓齊景宏更厭惡她。

張夫人不擅長拐彎抹角,她家老爺便是個武官,平時大大咧咧的,她便也沾染了些習武之人的爽利。如今他看著寧言之眉眼裏都寫著喜歡,情不自禁握著寧言之的手“不知姑娘名諱,我瞧你心生喜歡,改日定要你府中做客。”

寧言之道“小輩姓寧名言之。”她這句話說的與前世無差,麵對張夫人寧言之總是說不出不敬的話來。

張夫人又在寧言之手背上請拍了幾下道“隻看著你坐著,也不見你動筷,想必還沒飽腹,快些坐回去吃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