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前世今生(1 / 3)

第135章前世今生

轉眼,十幾年又過去了。王家大院裏幾家人幸福的日子就如白駒過隙,一下子就跨過了2000年。

吳子仁最小的兒子吳之微,大學都畢業了。

也許這十幾年在爹的親自教誨下,灌輸的人生大理念和明確的發展方向,吳之微沒去大城市發展,而是毅然回到了家鄉。

吳之夷幾年前因廠子改製,下崗了,他就從一個小作坊幹起了饅頭生意,後來又開了麵粉加工廠,起起落落不景氣,維持生計罷了。

吳之微回來,在爹的指示下,先是幫著大哥管理廠子,到後來,大哥吳之夷看到小弟吳之微的才能,就全權交給他管理。

廠子每一步的發展和壯大,背後都站著吳子仁的智慧和對市場的運籌帷幄,幾年下來,一個小廠已經發展為集團公司了。

吳之微從小就在心裏對爹崇拜,後來在經營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和過不去的坎兒,就去找爹討教,吳子仁就會諄諄教誨,撥開雲霧,指點迷津,反敗而勝。

到最後,吳之微就在集團公司辦公大樓裏給吳子仁專門做了一大間,時不時讓爹來做事兒。

吳之微對集團公司的每一件事作重大決定的時候,都是聽聽爹的指點,就會如讀聖賢書一般,大徹大悟。就如那次集團公司因為擴張的有些冒進,在其他地區的分廠被人嫉妒,在和其他廠家市場競爭中,設計套路陷害,企業遇到了危機,麵臨著進退的選擇。

吳之微有些沮喪,被吳子仁看到了,他用自己大半輩子經曆的苦難,羞辱,離別,修行,雲遊,對“執念”這兩個字的解釋,讓吳之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執念”二字拆解開來可以解讀為:“偏執+想念”,“執著+怨念”。唯此可以看出,對一個人的執念表麵看是難舍難分的情感,是“得不到的騷動”,是心裏始終有個念念不忘的人。而實際上就是一種個人精神心理上的“病”。執念有時候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學不會放下,它就會隨時念咒,讓你寸斷肝腸、痛不欲生。執念兩麵有時候就像魔與佛,魔是佛的影子,佛是魔的麵子。魔佛都是宣示的“善”,魔強調了現世報,今生做好事今生享果報,佛宣言了來世報,此生之果乃上輩之力,此生種因,後世福存。人心也是魔佛兩道同時存在著,我們要修行的應該是不斷種善因,為未來種下一棵福緣深深的菩提樹。

吳之微如醍醐灌頂,頓悟透徹,一下子看到了企業要盡快跟上時代的發展緊迫,和企業的發展方向,要從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管理轉型,聘請職業經理人管理集團。

這一天,吳子仁被兒子吳之微大早起的就接到了集團大樓上,來的時候電話裏也不說什麼事情,隻說有件大事需要您老給予指點。

吳子仁已經習慣了小兒子吳之微的做事風格,說不定集團有什麼重大決策要請教他定奪。

不多時,就聽見樓道裏有人在說著話,門就被推開了。

“爹,您看我把誰帶來了?”吳之微進門來,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對坐在紅木椅上的吳子仁恭恭敬敬的說。

“來,小傑,這就是你大爺爺,你看一下,認得嗎?他老人家眼睛不好,你過去吧!”吳之微轉身指著一位年輕人,推了他一下說。

這個叫蘇小傑的年輕人在邁進屋的一霎那就愣在那裏了,那個端坐在椅子上的老人恍惚就是家裏春節才拿出來的一張老人畫像上的人。

在家的時候,每年春節,爸爸說是他的爺爺,年年要供香的。沒錯,這個老人隻是蒼老了許多的,卻是真實的活著的爺爺!

吳之微的一句話點醒了蘇小傑,他疾步走過去,跪倒在吳子仁的麵前:“大爺爺,我可找到您了!”

吳子仁沒聽明白,還盯著年輕人楞在那裏。當聽到他叫自己為“大爺爺”這個稱呼,還是沒明白。

“之微,這是誰啊?咋就一見麵這個稱呼?”吳子仁望著兒子問。

“爹,我找到我親奶奶了!這是她的重孫子!從內蒙過來的!”吳之微有些顫動的說著。

吳子仁聽到兒子說的“內蒙,奶奶,”就一下子明白了,莫非那麵也找回來了?在他多少年裏就是這樣盤算著要發生的。

吳子仁激動的用顫抖的手摸到了蘇小傑的頭,撫摸著他的臉,哽咽著說出來一句話:“娘啊,兒終於等到這一天!”

一塊跟著來的還有個年輕人叫程智,看著眼前的畫麵。

一個耄耋老人,一個成功人士,一個八零後年輕人,祖孫三代相逢,喜極而泣。

這一幕何等感人!多好的記錄畫麵!程智趕緊掏出手機,拍了幾張。

吳之微看見程智拿手機照相,擺擺手,想製止又遲疑了一下:“老人眼睛怕光,程記者坐吧!”

程智感覺到了,吳董事長好像不願叫拍,有什麼忌諱。他趕緊找椅子坐了下來。

“孩子,你家裏還有誰呀?”吳子仁問蘇小傑。

蘇小傑抬頭看著眼前的老人,這個叫吳子仁的大爺爺,猶如翻閱到過去遙遠的年代,無論怎樣展開想象,也和今天的所處的環境對不上號。

“大爺爺,我爸一直在找您!昨晚我給他打電話說了,爸爸高興極了,他說馬上就可以來。”蘇小傑答非所問,強調著家人找著大爺爺的喜悅。

“爹,我奶奶已經不在了。”吳之微此時走到吳子仁的跟前,“不過,我告訴您個事兒,您還有個親弟弟!小傑就是他的親孫子”

吳子仁聽了身子顫動了一下,沒有吱聲,但老淚已是在眼眶中打轉。

“我爺爺也走了五年了。我還有二爺,三爺,四爺。在我們那裏也是大戶人家。”蘇小傑趕緊說。

吳子仁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宿世羈連,彈指如湮,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原來,這個叫蘇小傑的年輕人就是當年吳子仁的娘何美玲跟著那個馬幫人到關外後組建的家庭裏的孩子。

蘇小傑給大家講起了尋找這個當年老奶奶“丟棄”吳子仁的過程,竟然也是錯綜複雜,傳奇一般。

在華北壩上地區的最北端的一個縣城,漫長的冬季就要過去了。寒冷限製了人的出行,卻阻擋不了人的漫無目的的幻想的放飛。野草在寒冷的白雪覆蓋下孕育著力量,耐心地等待著,一旦冰雪消融,馬上爭先恐後的要見到陽光下一個嶄新的天地景觀。

盡管“白毛風”還在肆虐著人們的稍稍去掉的厚棉衣,而不再那麼臃腫的身子還是有些冰涼,但從商場裏溫暖的環境走到大街上的蘇敏傑卻沒感覺那麼的冷。他還在回味著剛剛那個電話,而且是一個意想不到的電話。

“我是央視新媒體《等著我》欄目組的小程。您的求助信我們收到了,”

“啊,您好,您好!”蘇敏傑聽了高興的答到。

“叔,我和您的兒子蘇小傑是同學。您的求助信息小傑已經文傳給我了,請把您要求助的尋找人的信息盡量說詳細些,以便我們工作人員盡快在網絡平台發布,以及後續比對。助力團圓夢,讓心不再等待!為緣尋找,為愛堅守!”對方熱情洋溢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