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不逼著他表態,隻是頷首,又看向了徐永睿。
徐永睿如今已經抖如篩糠。
徐雲瑞其實也搞不懂,自己這個最小的皇弟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如今宮中的幾位高階嬪妃,家中都不容小覷。
最高的便是皇後陸氏,陸佳汐,父親為三公之一的安國公,陸正則。
宮中現下沒有貴妃位,四妃也隻有其中之三,分別是德妃、賢妃、淑妃。
這三個妃子,除了德妃是早早跟著皇帝的以外,賢妃和淑妃本就是為了扼製陸氏才選進宮來的。
德妃姓曾,父親乃是中原九州道巡守,雖說官階隻有正二品,但卻掌管著中原九州幾乎全部的軍事力量,實際與鎮北、戍南、征西,三大將軍府差不太多,家中兄弟姐妹眾多,戰功赫赫,又有救駕、從龍之功,故而德妃在宮中地位超然,陸氏也不得不給她幾分薄麵。
賢妃傅氏,父親為江南五州道巡守,江南的兵力實際隻有中原的五分之一,但江南富足,占據了大慶近一半的稅收,故而賢妃也相當有底氣。隻是賢妃的父親在徐雲瑞成親那一年便去世了,如今傅家是幾個叔伯在主持,江南五州道巡守也落到了別人的手上。
至於淑妃呂氏,父親則是沿海六州道巡守,手上握著大慶最強的水師,且這支水師可謂是呂家自己培養起來的呂家兵,就連戍南大將軍府都要禮讓他們三分,不然一旦海寇來襲,戍南將軍是沒有可能在海上攔截的。至於造船、鳧水、辨別海流氣象,更是呂家不外傳的獨門秘方,就連官府造船都要有呂家人指點一二;坊間傳言,呂家人最厲害的,可在水下閉氣一炷香的時間且行動自如,若是背上呂家自製的水肺,則可以待上一個多時辰。
曾經有幾次海寇來犯,呂家人便偷偷下水,將海寇的船都鑿穿了,兵不血刃,誅敵近千。
徐雲瑞雖然不知道這些傳言有幾分真幾分假,但淑妃娘娘的水性好卻是真真的,徐雲瑞曾經看到過一個宮女失足落水,侍衛還未來得及反應,淑妃娘娘便扯了外裙,撲通一聲跳了下去,三兩下就帶著那女孩兒浮上了水麵。
當然,後來又被沒事找事的宗親們指責不顧禮法、有失儀態。
雖說淑妃浮上水麵時,的確被不少侍從瞧見了她濕淋淋的模樣,但皇帝卻很珍重淑妃的這一點直率,不僅把事情壓了下去,還賞了淑妃不少好物。
由此可見,如今宮中的幾位娘娘,俱是武將世族出身,天生便帶了幾分英氣,其中又以淑妃為最。
德妃眼睛不好,賢妃克己複禮,皇後假模假樣,三人反倒是都要平和些。
唯有淑妃呂氏,對於宮中諸事,向來嗤之以鼻。
徐雲瑞聽說,原本呂家是沒想過把女兒送進宮的,誰知賢妃的脾氣太好,根本克製不住陸氏,皇帝出於私心,便硬是招了呂氏入宮。
呂氏在十四歲被送來都城之前,每天都在海濱瘋跑,穿著單薄內衫就敢下海摸魚捉蝦,那時她的母親生辰,還是她親自采了一十八顆渾圓珍珠,串成了手鏈作為壽禮。故而呂氏與其他妃嬪長得也不太一樣,她的皮膚偏黑,如今倒是養白了一些,但剛來都城的時候,聽宮裏的嬤嬤們說,硬是給她洗了三遍,才終於確定了她的臉腿胳膊就是那麼黑。
淑妃是個豁達的人,雖然來了都城丟了自由,但卻沒有成天悲悲戚戚的,反而努力適應了皇宮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便是“無趣是無趣了些,但我總歸是要嫁人的,既然要嫁人,不如就嫁個世上最好的乾元,也算不枉此生了。”
徐雲瑞一直都挺喜歡淑妃的,所以他怎麼也搞不懂,淑妃怎麼養出了徐永睿這樣一個膽小如鼠、戰戰兢兢的乾元來。
他甚至揣測,徐永睿這麼膽小,也許就是被淑妃嚇的。
淑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堅持認為呂家人生來就會鳧水,把年僅四歲、不敢下水的徐永睿直接扔進了池子裏,徐永睿差點因為嗆水溺死,淑妃才不得不認命,她的這個兒子,真是個不會水的。
後來又帶徐永睿去摸魚,當著徐永睿的麵,用金簪把那魚開腸破肚。
徐永睿回去後便病了,被嚇得高燒三天不退。
之後就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說話輕言細語的,若是有什麼地方能躲,一定是要躲在最角落裏,最好誰也看不見他,誰也不要同他說話。
“兒臣、兒臣,覺得很好。”徐永睿低著頭,磕磕絆絆地答了:“乾元、乾元有血性,這樣很好。”
徐雲瑞無語地看向了天花板——
血性這個東西,和徐永睿真的是沒有一丁點關係。
。您提供大神也無緣的世人甚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