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萌生,揚州城外一片花紅柳綠,而建在一座莊子裏的姑蘇林宅大院內更是鳥語花香,一片春意盎然。
許是春困的緣故,林黛玉這幾日格外犯懶,直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打了窗欞才懶洋洋地睜開秀目。
“紫鵑,開窗!”她衝著門外輕喊了一聲。
“哎,來了!”門外響起一聲溫柔的回應,一個容貌清秀身量合中的丫鬟端著一盆溫水推門走了進來。
這紫鵑是父親林如海兩年前從牙婆子手裏買來的,據說是個孤兒,很小就被賣來賣去,早不記得家鄉父母,林如海見其乖巧溫順便買來給黛玉做了丫鬟。
還別說,這紫鵑自打來了林家,因與黛玉年歲相當,又手腳勤快善解人意,很得黛玉的信任,每日同吃同睡的,反倒比打小就服侍在身邊的另一名丫鬟雪雁更親厚一些。
“姑娘醒了?趕緊把衣裳披上吧,雖說如今天兒暖了,可一早一晚的還是很涼。”紫鵑一邊嘮叨著,一邊給黛玉遞過來一件月白色的家常夾棉鬥篷。
黛玉隨手披在背上,下榻來到了窗邊。紫鵑知道她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透過窗子瞧瞧院子裏的花草樹木,便忙過來支起了窗扇。
隨著窗子的打開,一陣清香撲麵而來,倒讓黛玉愣了愣。
“園子裏又有什麼花開了嗎?好大一股子清香!”她問。
紫鵑笑道:“咱們家園子裏每日都有花開,不過量少味淡,還傳不到前院。這是隔壁宣化林家的那一大片梨樹開花了。花海一般,香味自然就傳得遠了。”
“哦……”黛玉恍然大悟,遺憾道,“建這園子時我就跟父親提過,也栽幾棵梨樹在園子裏。可他老人家非說什麼“梨”即“離”,是不詳之物,不應栽在家裏。如今可好了,賞個梨花還得求到人家莊子裏去。”
紫鵑笑道:“姑娘想太多了,不過賞個梨花而已,說什麼求不求的話。再說了,那一大片梨花,又沒幾個看管的鄉人,咱們就是賞一整天估計也沒人知道……”
話音未落,忽聽外麵一陣說話聲,不大會兒功夫,雪雁便笑嘻嘻地拿著一張帖子走了進來。
“姑娘,這是隔壁宣化林家莊子上送來的,說是他家二姑娘前幾日也搬到莊子裏小住,聽說姑娘在此,今兒特意要來拜訪姑娘。”
“哦?我們正在說她們家的梨花呢,她就送帖子來了,這可真是巧了!”黛玉和紫鵑相視一笑,急忙把拜帖接了過來。
這是一張閨閣常用的粉紅拜帖,未等展開便清香撲鼻,仿佛是捎著一樹梨花香味來的。帖子的內容很簡單,隻說宣化林家芳芷仰慕姑蘇林家黛玉姐姐久矣,懇請登門一拜。
黛玉看後笑道:“我自打搬到這莊子裏住,還是頭一回收到拜帖呢。雪雁,你去回人家,就說承蒙林二姑娘厚愛,黛玉願掃塵恭迎。”
雪雁笑嘻嘻地答應著去了。紫鵑玩笑道:“今兒可有意思了,姑娘姓林,來的客人也姓林;這左一個林姑娘,右一個林姑娘,叫來叫去,千萬別混了才是。”
黛玉一想也是,忍不住也笑了。
既要準備迎客,自然不能再偷懶。於是屋裏屋外的丫鬟婆子們迅速進入灑水掃塵的忙碌狀態。這邊紫鵑也忙得腳不沾地,先服侍黛玉洗漱梳頭,又用罷了清粥小菜的早飯,那邊雪雁也帶人在前廳擺了瓜果糖茶,很快便有了待客的樣子。
話說這位林二姑娘也是個急性子。黛玉這邊才收拾妥當,那邊人已經到了大門口。黛玉聽到通傳急忙迎了出去,還沒見到人,先看到了一籃籃的禮品流水似地搬了進來。
黛玉吃了一驚,急忙示意紫鵑上前詢問。一個仆婦笑道:“這都是我家二姑娘給林姑娘的登門拜禮。”
黛玉哭笑不得,你瞧這一籃籃的瓜果點心,哪裏像初次登門的拜禮?倒像是來給心儀的姑娘下聘的!
這時,一身翠綠衣衫輕俏得如同一隻鳥兒一般的林芳芷也打車上下來,遠遠地看見粉衣白裙的黛玉站在門前,急忙緊走幾步來到近前,笑著一禮:“林家芳芷見過林姐姐。”
黛玉急忙還禮,也笑道:“林家妹妹一路辛苦!——不過,你太客氣了,咱們姐妹初次見麵你就送這麼多禮物給我,讓我怎麼好意思呢!”
林芳芷笑道:“正因為是初次見麵,所以才不敢怠慢,總覺得什麼都該送給姐姐,這一來二去的就拿多了,姐姐千萬別怪罪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