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武道聖地(3 / 3)

獨孤一諾寫了封信給神劍山莊說自己沒事了,並且希望他們把慕容逍遙和獨孤嫣然放了。十九歲的他就這樣開始了在雙月大陸遊曆的生活。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平安信以及把那兩人放回去,給自己接下去的日子增添了很多很多的凶險。

一路西行,半年的時間裏,穿越了山川叢林、草原荒漠、江河湖海,領略了不同的風土人情事故,人世悲歡,對下層平民的悲苦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同情。

途徑雙月、月雲、騰雲、蒙滿這四大王朝的疆土,發現雙月皇朝與其他王朝的國情相比,自稱的治世、盛世之說的確非常站得住腳。

商業繁榮,物產豐富,百姓的衣食溫飽不成問題,各種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也非常完備,基本上可以說是安居樂業。雙月皇朝的官僚腐敗也比較少。當然,奸惡欺善之輩也大有人在,很多平民受到不少的冤屈,隻是相對來說比例低。

月雲、騰雲、蒙滿的情形就非常不好了,這邊的豪門貴族大紳生活的奢華居然勝過最為繁榮的雙月皇朝,貧民大眾大多徘徊在溫飽線上,一旦爆發自然災害,必定是一大片流離失所的難民在奔湧。街頭行乞的人往往成群結隊。打家劫舍的山寨、馬賊團夥更是多得多。很多地方割據勢力存在。

蒙滿皇朝建立之初就有“裂土封王、族人鎮守四方”的政策,一開始因為血緣關係還很親近,實力也不強,諸侯藩王倒也聽話。可是隨著千百年的時光流逝,血緣淡薄,地方勢力做大,中央皇朝的控製力大大減小,矛盾也日益突出。別說朝天子之事時有不到,不尊號令,藩王諸侯之間兵戎相見都曾發生。

在這種狀況下的百姓卻依然善良、淳樸無比,給了獨孤一諾許許多多的震撼,也感歎道為什麼老天這麼不公,讓這麼多善良的人受到傷害啊!

獨孤一諾殺了很多惡勢力,可是漸漸地,他意識到,自己一個人根本無法做到讓“可憐人不再受到傷害。”

獨孤一諾也算得上是出身皇族,對國事政治謀略韜晦都有很高的造詣,一經分析,明白,這幾大皇朝之所以雙月出現治世,與其皇朝體製有極大關係。

其它皇朝皇帝獨攬大權,個人的意誌就是皇朝最高意誌,新皇登基是子承父業世襲而來。一旦皇帝昏庸無能,專橫暴虐,那麼必然是天下百姓之大不幸,他的子孫又是否能擔當大任呢?聖明的君王也有,但這是運氣好而已,天下百姓的安危豈能靠運氣,這簡直是兒戲。獨攬大權,不受約束,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皇族之中,又有多少非直係的才能卓絕之士隻能永遠埋沒。

在雙月,皇帝的身後還有一個護國長老院,可以對皇帝產生很大的約束,畢竟戶部糧錢、兵部人事任免都掌握在他們手中,重大政策也需要他們的首肯。甚至皇帝犯有危害皇朝的重大過失,長老院有行使彈劾職權。同時,護國長老院的人還經常微服天下行監察之職,處理各種事宜。護國長老院的長老一般年紀都很大,是皇族之中最有威望的一批元老,對於護持雙月皇朝、獨孤皇族之事絕對是盡心盡力,也少有貪腐,應為同時他們還受到皇朝與族人的監督。

雙月皇朝的皇儲也不是由皇帝個人意誌決定,更別說世襲了,直係傳承皇位不得超過兩代。皇儲的選拔符合條件的皇族男子都可以參加,公開選拔產生,優勝劣汰,作為未來皇帝的繼承人,才能素質就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

如此一來,雙月皇朝就在統治製度上為皇朝治世的出現做了最根本的保證。獨孤一諾在得出這些結論後,不由覺得其他王朝的百姓要過上好日子,皇朝要想興盛,就必須也有這樣優良的體製。其他皇朝的有識之士也早發現了這一點,可是改革,從來都會受到保守勢力無情的打擊,懷疑曆代先皇的英明決斷為大不敬之罪。

獨孤一諾也不由感慨,或許,雙月皇朝一統雙月大陸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改革行不通,那就隻有革命和戰爭了!

走在蒙滿皇朝的皇城之中,風塵仆仆幾日穿行於山野的獨孤一諾總算可以稍作休息了,走入一家門麵極好的酒樓與飽餐一頓。

店員素質也算高,來者是客,並未因獨孤一諾不似其他來客那般錦衣華服而怠慢絲毫。不過獨孤一諾衣著麵料雖樸素些,可是俊美的樣貌與獨特的氣質卻勝過大多來客,誰人看了也不會小瞧於他。點了一大桌菜便吃了起來。錢,獨孤一諾可不缺,幹了如許鏟奸除惡之事,自然也會撈得不少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