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Chapter39,野狐嶺(1 / 3)

隻是便是到了金國,包惜弱會如何選擇,又是否能將她妥善救出。老實說,縱然有原著打底,可木念也實在是心中打鼓,沒有半分把握。因為便是原著,也是前後矛盾,令人看了頓覺頭禿。

畢竟包惜弱與完顏洪烈初遇,便是臉上一熱,對這位明知是丈夫的敵人又是羞澀又是憐惜,精心照料。喪夫後與其相處不過幾日,便動不動滿臉紅暈,心中歡喜,也是心甘情願改嫁於他的。

怪異的是自願嫁了這位金國六王爺之後,又要把牛家村的茅草屋織布機,全都搬進金國王府之中,終日對著舊物鬱鬱寡歡,卻也不見當真織出幾塊布出來。

寄托對亡夫思念之意的鐵槍更是鏽痕斑斑,可見並無人當真借物思人,時常撫摸擦拭,倒是全然不過是擺個架子,放著生灰罷了。

等到十八年後中都再遇,十幾名壯漢手執藤條,無故鞭打路人開路,趙王妃可也是安坐錦繡轎中,紋絲不動,泰然處之,架子實在大得很,並未覺得手下無故傷人,有什麼不妥當之處。

可見縱然身居茅草屋,可富養人,貴養氣,終歸性情還是有了些許變遷的。

到相認前,穆易聽得隻言片語,未見容顏便心神大亂,立刻認出了妻子;而包惜弱卻是要聽穆易說起當年隱秘舊事,再三懷疑才認得丈夫,第一反應竟是要一起去陰間作對鬼夫妻。

等相認後,這對夫妻卻又是完全翻轉,徹底掉了個個。包惜弱忽然又自認失了貞潔,鑄成大錯,破鏡難再圓,竟是瞬間報了必死之心,打定了死誌。

穆易則還猜測過對方既然已是王妃之尊,又態度詭異,莫非是要殺他滅口,心中總是猶疑不定,對重逢的妻子一點信任之意也無。

且他們二人被完顏洪烈圍困之時,本來倒也還未有性命之危,尚有轉圜之機。偏偏包惜弱搶先指著穆易,說出那句至關重要的,她丈夫並沒有死,所以要跟他走,絕不再回王府的斬釘截鐵之言。更是簡直讓人懷疑是否在暗示完顏洪烈,若想要留下她,是一定要先害了穆易的性命才行。

果然完顏洪烈聽了此話之後,是立刻示意手下要先弄死穆易,不死不休,這才逼得穆易未免帶累他人,隻得自盡身亡。而包惜弱竟也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樣子,既不傷心也不驚異,從容跟著赴死而去。

他們二人,在書中總是如此前後不一,行事矛盾,雖然是無辜受難,但細細想來,倒也確實難怪結局那般淒涼。

原書中這夫妻兩人的情深不負,生死相隨,確實是如紙片人一般,簡直就像是被設定好的程序,因被作者白紙黑字寫了如此,所以便是如此,浮在表麵實在難以入心。

所以當木念當真碰巧得知了穆易積年累月的情深,才真是深覺意料之外,大為觸動,卻也更感到懷疑。

真不知到底是世間確有此種片刻之間,便能轉了性情心念的怪人,還是作者為了情節強行寫崩,把人當作工具人利用。

總之要是根據原著來看,木念是無論如何,無法從文字中把包惜弱作為一個人的真實印象給拚湊起來的,隻想要敬而遠之。

倒是穆易這個鄉下漢子,口中念叨的那位愛念酸文,不會做飯,做事總添亂給人幫倒忙,織起布來成一匹壞半匹,愛漂亮貪吃涼,笨手笨腳的好看鄉下婆娘,還更像是個真人點。

而且便是包惜弱願走,小王爺卻是萬萬不肯離了王府的。且人人都說母子連心,父子血濃,怎麼偏偏到了這家人裏,也是跟旁人全不一樣了。

此前包惜弱對楊康是千寵萬寵,說是為著養活兒子改嫁,可一與穆易重逢,做母親的便立刻舍了兒子不要,將他留給完顏洪烈;做父親的對兒子是理也不理看也不看,全當是個陌生人,隻一心一意夫妻二人要一起回牛家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