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懷胎十月,最苦的人不是蘇言歡,最操心的人也不是她,反倒是祝池清。
如今正是倒春寒的時候,一穿著鵝黃色裙衫的女子在秋千上坐著,掰著手指頭不知在數著什麼,隻是見她那隆起的肚子,想來已經懷胎五月有餘了。
女子不知又是想到了什麼,忽的一笑,眉眼之豔麗,叫人不敢信竟是一個即將要做母親的人。
一條生著土黃色短毛的狗在她腳下趴著,時不時的用頭蹭蹭她。
蘇言歡用手撓了撓它的頭,“富貴,你看你可長得真快。”
富貴叫了兩聲,似乎是應她的話。
忽然一件雪白的披風將女子裹了起來,男子略顯無奈的聲音響起,“言歡,你怎麼又跑出來吹風了。”
蘇言歡將手伸了出來,轉頭看他,“不是我,是你女兒要吹風。”
祝池清打橫將她抱起,放在了房內的軟塌上,又給她蓋了小毯,才含笑看她。
“再不許吹風了,萬一生病了怎麼辦。”
蘇言歡用手揉了揉他的臉,又湊上親了兩下,“知道啦,祝夫子。”
如今她已經懷孕五月有餘,肚子眼見著就大了起來,祝池清擔心她磕著碰著,每日都要好生嘮叨一會兒。
後來又不知是從哪兒聽說生子對女子身體損害極大,便每日的換了花樣去做一些東西給她吃,日日滋補,叫她有些吃不消。
自從懷孕以後,這人最喜歡的一個動作就是趴在她肚子上聽著,每日給她塗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說是在太醫院拿來的,可以防止肚子上長妊娠紋。
祝池清知道她愛美,也不忍心叫她多受苦,又怕累著她,所以好些事情都是親自上陣,就差替她把孩子生了。
時間說快也快,就在那院裏的棗子都掉完了的時候,蘇言歡生產了。
產房外,祝池清聽著房內一陣陣慘叫,臉色越來越白。
麗娘子見他這幅樣子,於是便安慰道,“你也別太擔心,歡兒身子骨自幼好。”
話雖如此,可麗娘子心中也一陣陣的發顫,當初歡兒的娘就是這麼去的,聽著那房內的動靜,她心裏難受,最後轉了個身暗自抹淚。
房內傳來女子撕心裂肺的慘叫,祝池清煞白著一張臉往房內衝,卻被攔了下來。
“大人,使不得。”
一聲嬰啼響起,祝池清的心還未落地,來不及看一眼被產婆抱出來的孩子,就往房內去了。
房內血腥味很重,侍奉的人幫將蘇言歡擦洗完,見他進來,便退下了。
蘇言歡躺在床上,嘴裏含著參片,此時已經沒了力氣,就連眼睛都睜不開,還沒從那撕心裂肺的痛楚中緩過神來。
此時見了祝池清,眼淚不禁簌簌的落了下來。
“對不起,對不起,以後再也不生了好不好……”
一滴滴的熱淚落在了她的手上,蘇言歡來不及說什麼,便暈了過去。
等她再次醒來,卻已經不知是什麼時候,祝池清一直在旁邊守著,見她醒了,連忙問道,“可有哪裏不舒服,要喝水嗎?”
蘇言歡搖了搖頭,問道,“孩子呢?”
“孩子交給奶娘了,我這就給你抱過來。”
是個男孩,小臉皺巴巴的,單看五官,感覺像是像祝池清多一些。
“你看,孩子像你多一些。”
祝池清點了點頭,看了孩子一眼,沒再說話。
因為之前二人商量過,所以這個孩子就叫祝毓。
後來由於與瑜兒同音,便在後邊加了一個字,叫毓歡。
“你不覺得這像個女娃的名字嗎?”
蘇言歡抱著孩子問他,“不然換一個?”
祝池清想了想,“那叫毓言罷。”
“你怎麼回事,非得用我的一個字嗎?”
祝池清沒答話,隻是看著孩子喊了一聲,“毓言。”
卻想不到小小的孩子竟然咿呀了一聲,像是在回答他一樣。
“歡兒,你看,孩子也喜歡這個名字。”
蘇言歡到底是疼孩子的,也不管他這話是什麼歪理,便也跟著喊了起來,“毓言,毓言。”
祝池清看著母子二人,眼中滿是柔光。
一家人小番外1:
毓言一歲時模樣就漸漸變了,原本旁人都說他長得像爹爹,後來彩月姐姐又說他像娘多一些。
蘇言歡抱著小毓言親了兩下,“乖乖,今天想吃什麼啊,讓爹爹給你做。”
小小的孩子還不會說話,隻會看著他娘親流口水,最後被他爹爹一臉嫌棄的抱走了。
祝池清給毓言擦了擦口水,又捏了兩下孩子的小臉,語氣有些憂愁的說,“歡兒,你說毓言會不會是個傻子。”
蘇言歡:“……”
蘇言歡瞪了他一眼,祝池清連忙改口,“不是,我隻是擔心他怎麼總是喜歡望著你流口水。”
“他估計是見他娘親生的美。”
祝池清頗為讚同的點頭,“的確。”
兩人正講著話,小孩的手忽然間抓上了他爹爹的頭發,然後小嘴一張,“娘、娘。”
兩人俱是一怔,蘇言歡連忙湊到小孩的身邊,輕聲說道,“好言言,你再喊一遍。”
“歡、歡。”
“咦,這孩子。”蘇言歡抱過他親了兩下,“你喊一聲爹爹。”
小孩子眨這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望著兩人,忽然間打了個小小的哈欠,然後睡著了。
蘇言歡將他小心的放在小搖床上,然後抱著祝池清的脖子問他,“你說言言是不是長變了一些?”
祝池清抱著她,想了想說道,“似乎是長變,變得更好看了,更像你了一些。”
“再過幾日便是言言的一歲生辰了,你這個做爹爹的可有想好送他些什麼?”
“讓我想想……”
祝毓言一歲生辰,祝府辦的極為熱鬧,其中他的姨奶奶麗娘子更是為他定製了一個玉如意,這等豪氣,讓蘇言歡這個做娘的有些羞愧。
小毓言坐在堆滿了禮物的床上吐著泡泡,蘇言歡在旁邊看的十分羨慕。
“言言,你快些選一個,其他的娘先幫你收起來,等你長大了再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