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鳥咕咕飛,一個特別喜歡幻想的綠江作者,擅長寫兩個人之間的小甜餅。
我的話,最為大家熟知且喜愛的作品應該是xxxx和xxxxxx,基本上能賣掉的版權都賣了,也帶動了不少新舊文的閱讀量。
可是在因為這兩部作品出名後,我也看到了很多讓我十分困擾的評價,比如這個作者隻會用最老的套路寫甜文,也就感情渲染得比較好,多讀幾本會發現人設差不多都一個樣,幾本書的主角名打亂重組都沒有違和感,完全沒有突破,越看越沒有意思。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我筆下每一個人物的感情都是不一樣的,大家的人設就算相似也絕不相同,我能說出他們很多的不同點,大部分一直陪伴我的讀者也是如此,可否認我的人是不會去在乎那些細枝末節的。
我知道,一個作者寫不出被所有人喜歡的作品,就連名著都會有不小的爭議,何況我一個臭講故事的寫出來的俗套故事呢?
可很多時候情緒都不是一種可以控製的東西,那些言論刺激著我,因為我就是個很玻璃心的人,就算知道評論區應該留給讀者,就算再怎麼努力不去與人爭執,心裏也會感到難受。其實大多人都是這樣,不是嗎?被人誇上幾句,可以開心幾分鍾,可被人罵上一句卻能難受一整天。身為創作者,我想我足夠清楚,滿眼的讚美根本無法抵消一份惡意,就像再柔軟的棉花,裏麵要是藏下了一根針,也是會把人刺出血的。
畢竟那是在擁抱柔軟時碰觸到的刺痛,你甚至沒有做出任何防範,就那麼猝不及防地被它紮入了心底。
這比早知道糟糕的結果,做好心理準備後站著挨巴掌痛多了。
我和朋友傾訴,我說我討厭這樣的自己,敏感又脆弱。朋友安慰我說,敏感源自很強的共情能力,這對一個創作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它能讓你寫出觸動人心的故事,也能讓你隨時隨地懷疑自我,你現在需要一個平衡點。
她說,如果真的在意那些言論,就去試試吧,試試走出舒適區,試著寫一次自己從來沒有嚐試過的風格。
所以我決定轉型了,在許多讀者的支持聲中,我花了很大功夫做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設定,認真做人設、想劇情,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興奮。
我特別喜歡這個故事,喜歡故事裏每一個擁有名姓的人。
存稿還沒有寫幾章,細節邏輯都沒有順好,我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開新坑了。
於是,我開衝了。
舊文的熱度還沒消散,不少老讀者湧入新坑,新坑數據特別好,前期一路好榜,漲勢更是一騎絕塵,文下雖然有著讓我不敢去看的爭議,但也有越來越多令我欣喜的評論。
感覺咕咕這一次的文風變了好多,都快不像我認識的咕咕了,感覺咕咕一夜長大了。
看到作者名,以為是一本感情流甜文,點開正文看了十幾章發現竟然是劇情流,差點以為自己看錯了作者。鳥大這本給人感覺真的很不一樣,鳥大加油啊。坑太淺,先養養!
身為一個多年老讀者,追了小鳥那麼多本,這一次的主角人設真讓我眼前一亮,這真是小鳥第一次寫成長型主角啊,雖然現在還很弱小,也有很多爭議,但相信以後一定會強大起來的!
我想,雖然新坑新風格,難免有很多否認與偏見,覺得隻會寫小甜文的作者寫不來大格局,可越是這樣,我就越該堅持自我,把心裏想寫的故事完完整整呈現出來。
所以,我一邊努力埋伏筆、寫細節,一邊開始為了捍衛自己的作品,和讀者展開了對線。
這些現在在文下對我指指點點的讀者,要是真能撐到最後所有故事展開,伏筆都被挖出來前後呼應的時候,一定會大跌眼鏡,直呼過癮,恨不得在心中大喊一句:“小鳥咕咕飛永遠的神!”
是的沒錯,我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作者至少在我自己的心底,是這樣看待我自己的。
什麼?你說男主塑造太娘,除了是個小白臉就一無是處,在哪兒都要女主保護?
成長,你懂不懂什麼叫成長?人物不需要成長的嗎?這種被同門師兄弟踩在腳下的底層小可憐柔弱點很正啊,將來肯定會威武霸氣日天日地的好嗎?
什麼?你說女主自輕自賤,嘴巴長出來隻是為了吃飯,遇事從來不解釋?
這叫善意、隱忍、溫柔,懂不懂?身為一個心思沉穩的師姐,她行事的動機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在乎的人,人物之所以這麼行事,是因為她就是這個性格,你不能因為你遇到這樣的事不會這樣去做,就覺得所有人都不該這樣去做。世界是有多樣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