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座老城,不知建於何朝何代,亦不詳曆史淵源,由於坐落湘河南畔,因此叫湘南。這湘南西門外有個古樹巷,因巷內有數棵古樹而得名。古樹巷內住著一戶人家,戶主姓餘名成,四十二三歲年紀,妻子王氏,性情溫和,品行善良。夫妻二人先在湘南第一毛紡廠工作,後來毛紡廠經營不善,破產倒閉,二人雙雙下崗,由此家中斷了經濟來源。餘成無法,便在郊區租了幾畝田地,蓋了大棚,種植些蔬菜瓜果。閑暇時他又做些買賣,王氏又攬些活計,因此家中頗能過活,是個根本人家。
餘成夫婦隻生有一女,乳名鮮兒,學名芳容,生得明眸皓齒,眉清目秀,長到十六七歲,如花似玉,一表非凡,出脫的美人一般;且又冰雪聰明,穎悟絕倫,讀書算數較同齡的孩子高過幾倍,從小就鶴立雞群。如今在本縣第一中學讀書,成績斐然,教她的老師都說,這是個好苗子,將來肯定能長成棟梁之才。同學們也從心眼裏羨慕她,都說她以後考上名牌大學,是三個指頭捏田螺,穩穩的。
時下已是六月末,臨近中考,芳容越發廢寢忘食,一則為父母爭口氣,光耀門楣;二則也為自己心中誌向而奮鬥。她想做一名醫生,這是受他祖父病的影響,在她十二歲時,他的祖父得了一場奇怪的病,跑了好多醫院,找了許多大夫,都不見效,挨了半年多,便駕鶴西去了。這件事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發誓要救治像祖父一樣的病人。因此暗暗下定決心,要考出個未來。
彈指一瞬間,光陰就在繪聲繪色的講課聲中,就在朗朗讀書聲中,就在上課鈴與下課鈴的交替聲中悄然滑過,如流水一般。教務處開過考前動員會,鼓勵說:“拚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終生”。又組織千人誓師大會,喊:“隻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早先老師就說過:“其實提高成績並不難,就看你是不是肯下功夫--多做題,少睡眠!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衝!”說實在的,這段日子裏,學生們腦中的那個弦都繃的緊緊的,天不亮就起床,後半夜才睡覺,聞雞起舞,寒窗苦讀,未免不勞累。直至考前才放了兩天假。
學生們難得喘口氣,於是晚上放學,班長吳海亮召集幾個同窗好友,提議說今晚大家聚一聚,吃頓散夥飯。芳容本來不想去,推辭說:“天晚了,要回家去,省的父母牽掛。”幾個好友見芳容不去,便再三央求說:“容容,去嘛,不看別的,看在三年同窗的份上,也該喝杯酒再回去。”說著便拉著芳容走,芳容不好再推脫,隻得去了。
吳海亮又邀請了本班的一些同學,校門口會齊後,一同到了學校後街的碧海軒酒家,擺了一張大桌子,眾人方坐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場麵便熱鬧起來。
內中有一男生,名喚劉德凱,生得油頭粉麵,光鮮亮麗,實為繡花枕頭一般的人物,且又慣會自吹自擂,無非仗著父親在政府當官,母親在銀行管賬,家裏有些錢勢,又是“萬坰地,獨根苗”,半生裏就這麼一個兒子,父母便十分嬌養,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趕緊搬梯子,竟把他慣的說一不二,驕橫放縱。
劉德凱看上了同班的餘芳容標致,早已垂涎三尺,一心想要和她好,時常在她身邊打轉轉,就像蒼蠅見血一般,芳容十分惱火,心裏怨恨:“怎麼偏偏碰上劉德凱這號人物,沒皮沒臉的,哄都哄不走。”於是不得不千方百計地躲避。劉德凱卻心想:“世上無難事,隻怕軟磨硬泡,時間長了,任是磐石也能水滴石穿。”
芳容生日那天,劉德凱賣了九十九朵玫瑰花送給她,以示愛意,芳容偏不吃這一套,堅決地把花退回去。劉德凱碰了鼻子,他是又羞又惱。劉德凱原想芳容雖然形容出眾,但自己長相也不錯,可謂俊男靚女,況且自己家裏還有錢有勢,若是表白,芳容總的有幾分願意,沒想到,鬧了個仰麵吃炒麵,嗆了個滿臉。劉德凱越是吃不到,就越是眼饞心癢,發恨定要把芳容弄到手,但一時又無空子可鑽,心裏琢磨著:“熱飯不能熱食,要得到芳容這個花骨朵,不能操之過急。”
這天正好一處吃飯,劉德凱有心,便湊過來挨著芳容坐著,東一句西一句套近乎,左一杯右一杯的,往芳容杯子裏倒酒獻殷勤,芳容早生厭惡,當著眾人的麵又不好發作,因此意欲走開完事。於是站起身來,向在座眾人歉意地說道:“各位,本該多坐一會兒,但天晚了,我該回家去了,真是不好意思。”說著站起身來就要走。班長吳海亮見了,忙說:“這才幾點就要走。”劉德凱也說:“就是,天晚怕什麼,我開車來的,送你回家就是了。今兒大家高興,喝完酒咱們再去百樂門卡拉ok,我請客。”在座的人聽劉德凱如此說,都高興地嚷道:“好啊,一會去歌廳喊幾嗓子,這些日子,心裏就像個小鍋爐似的,壓力到頂了,再不發泄發泄,就他媽的得爆炸!”獨芳容說:“算了算了,我不去了,還是你們玩樂去吧。”其中一個叫黃健的說:“別掃興,不去唱歌也該多喝幾杯再走。”芳容的好友林麗麗更是拉著不放,說:“就是,好容易聚在一塊,以後天各一方,還不知能不能像今兒個這樣團圓了。趁著這個機會,大家痛飲一回,不醉不歸。”芳容見推不過,無可奈何地答應了,隻得坐下,又喝了一杯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