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136(3 / 3)

在李靈追他追了兩年後,李毓親自去求李世民下旨賜婚。

李靖雖然不願意讓女兒嫁進皇家,但是見女兒這麼喜歡瑞王殿下,為了嫁給瑞王殿下這兩年做了很多事情。為了女兒的幸福著想,他也親自去求李世民下旨賜婚。

在李毓十七歲的時候,李世民下旨把李靖的女兒李靈賜婚給他。在他十八歲的時候,李毓迎娶了李靈為瑞王妃。

李毓在娶李靈之前,身邊沒有任何通房丫頭,也沒有貼身伺候的侍女。和李靈成親後,也隻有她一個瑞王妃,沒有側妃。

成親後,他覺得他們倆太小,不適合要孩子。等過幾年,他們長大些再要孩子。等到他二十歲的時候,張元忠徹底把他的身子調養好了。雖然他的身子比起一般人還是差了些,但是他能健康地活到六七十歲沒問題。

張元忠給李毓調養好身子後,就辭去太醫職位,離開了皇宮,回到牛家莊繼續做他普通大夫。

在李毓二十一歲的時候,他做了父親。李靈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兒子非常健康,不像他身子弱。

等兒子稍微大一點,李毓就帶著李靈和兒子前往他的江南封地。

在江南封地住了幾年,李毓把江南封地管理地井井有條。

長孫皇後和李世民他們特別想念李毓他們,他們就在江南呆了幾年,然後又回到長安。

回到長安後,李毓就被李世民強硬地命令參與朝政。

李毓上朝參與朝政後就搞了一件大事,一件轟動全大唐的大事情。

這些年,李世民雖然一直在削弱世家的勢力,但是並不能徹底連根拔起。世家的勢力削弱了不少,但是他們根深蒂固,地位和影響力還是很大。

李毓上朝參與朝政後,就提出開通與突厥的各種往來,比如說商貿往來、教育往來。

商貿往來,就是讓突厥跟大唐互相交易。讓大唐的糧食、布匹、茶葉、精美瓷器等東西跟突厥的戰馬、鐵礦、鹽巴、皮毛等進行貿易。

教育往來,就是大唐這邊派人去支教突厥,讓匈奴人讀書識字。當然,不止讀書識字這麼簡單,李毓還提議讓突厥人學習他們中原文化,尤其是禮義廉恥和人倫綱常等儒家思想。

其實,教育往來就是潛移默化中同化突厥,讓突厥人變得跟中原人一樣,讓突厥人徹底臣服於大唐。

李世民當時聽到李毓這個教育往來的時候,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因為這個教育往來實在是……用比較準確地說法是殺人不見血。

還有,大唐跟突厥的商貿往來,不僅給大唐帶了不少利益,同時又是一把借刀殺人的刀。

這個刀指向世家們,讓世家們內訌!

這麼說吧,大唐跟突厥的商貿往來,帶來了不少商機,而且這些商機能帶來巨大的利益。世家們不可能錯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不用李世民他們出手,世家們很快就會內訌,互相爭奪對方的生意。

以前,李毓就說過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世家們絕對會內訌起來。到了這個時候,就是除去世家們勢力的最好機會。

李毓一上朝參政就搞了這麼大的事情,不僅解決了匈奴和世家的問題,還給大唐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李世民和滿朝的文武百官震驚於李毓的聰慧,同時又慶幸李毓是他的兒子。對李世民這個做父親的來說,有李毓這麼聰明的兒子,實在是太自豪驕傲。

對滿朝的文武百官來說,李毓的存在就是造福於大唐的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

李毓提出和突厥的商貿往來和教育往來後,大唐越來越繁榮富強,老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富裕好過。後世的史學家,把這一現象稱為大唐的第一個盛世。

除了提出與突厥的商貿往來和教育往來,李毓積極致力於搞基建,讓大唐老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不止如此,李毓還致力於武器的研究,像什麼火|槍、大|炮之類的□□都被他弄了出來,這讓大唐的國防實力大幅度的提升。

後來,等李治登基成帝後,就靠著這些□□一路北伐,達到了歐洲,在歐洲不少地方建立了都護府。歐洲各國和西域各國都要到長安朝貢。

李治上台後,李毓輔助他,又實行了不少政策,讓大唐達到了極為鼎盛的時期。這個時候唐朝的版圖極為廣泛,除了美洲大陸沒有涉及到,其他大陸都有涉及,就連後世的非洲大陸都有涉及到一點。

唐高宗在位期間,也就是李治在位的時候,唐朝迎來了第二個盛世。第二個盛世在第一個盛世的基礎上形成的,要比第一個盛世更為繁盛。這個時候的唐朝,毫不誇張地說是世界中心,每年來大唐朝貢的國家非常多。

這兩個盛世都和李毓有關係,後世的史學家們對李毓這個瑞王的評價極度高,誇他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天才。不止國內的史學家們喜歡李毓,就連西方各國的史學家們也喜歡李毓,也非常喜歡研究有關李毓的曆史。

。您提供大神七年玉的大唐皇子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