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二丫!你媽又來了,快跑!”

村口的虎子隔著老遠就對著二丫喊著,這會兒正在河裏頭摸魚的二丫慌張的弓起身子,看都沒往身後看,直接就朝著反方向跑了起來。

虎子是村子裏頭唯一一個跟她特別好的小弟,他不會像是其他的孩子一樣為了看她跑而糊弄她,嚇唬她。

所以,她媽是真的過來抓人了。

“史二丫!你給老娘站住!”

史媽原本是想要偷偷的過去捉人的,趁著那個死丫頭沒發現自己靠近,要被她發現了,跑起來的話,她是追不上的。

卻沒想到,自己還沒過去呢,虎子那個小子就通風報信了,簡直了!

這個死丫頭,從小就不學好,跟這些男娃娃們混在一塊兒,將來長大了怎麼嫁得出去?

眼看著是追不上了,那死丫頭手上好像還提著滿滿的一桶魚,就知道貼補那個老頭子,弄了好東西都不知道回來給弟弟吃點兒,一點兒不像是她生出來的。

“史二丫!你給老娘等著!”

史媽說話的空隙,二丫已經跑到了村東頭的史老爺子屋子前,到底不敢跟公公如何,史媽隻能掉頭回去。

就算自家男人再不著調,要是自己跟他親爹幹起來,他還是會揍自己一頓的。

當初兩人明明商量好了要把二丫丟掉的,結果那個死老頭子出來管事兒,男人屁都不敢放一個,她氣的半死,也無可奈何。

好在那老頭子說話算話,這些年,二丫都是靠著他養著的,他們兩口子也不用操心,就是上戶口的時候費了點勁,非要罰款,他們哪兒有錢給交?

老頭子還非要給二丫上戶口,說這錢他出。

她看啊,這死老頭子的手裏頭錢多著呢,就是寧願給個死丫頭花都不拿出來給他親孫子花。

二丫匆匆提著一桶魚跑回了家,爺爺正咳嗽著,往灶台裏頭添柴禾。

“爺爺,我弄到了三條大魚,今天有肉吃啦!”

二丫再皮實,也隻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撈魚這種事情,村子裏的青壯年都不一定能夠每天都有收獲,更不用說她了。

更多的,是村子裏其他的人看不下去了,偷偷的在她上遊放抓到的已經比較暈乎的魚,這才讓她能撈上。

史老爺子一看那魚的個頭,就知道不是二丫能夠撈的上來的,他笑著摸了摸孫女的頭:

“告訴爺爺,今天誰在你上頭抓魚啊?”

“是小石頭哥哥和陳叔。”

“嗯,記著,你小石頭哥哥和陳叔是好人,以後有機會了就報答他們。”

史老爺子對孫女的教育還是十分上心的。

當年他被抓去做壯丁,死裏逃生回來,兒子已經被媳婦給教歪了。

小時候就混的很,長大了更是整日的遊手好閑,隻知道賭錢,想天上掉餡兒餅。

也不知道是聽誰說的,多生兒子能致富,偏偏生了那麼多的女兒,才生了一個兒子。

這下子,兒子絕了這條路的心思,可孫女們一個個的就可憐了。

甚至二丫差點兒就被那對兒狠心的父母給丟了。

想想他這心裏就氣的不行。

好在孫女和她那個缺德爹是完全不一樣的性子,和她的姐妹弟弟也不一樣,他省了不少的心。

隻是這日子難過,委屈了小孫女。

他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能撐多久,手裏的錢不多,看了病就沒法養活孫女,他還想送孫女去讀書,聽說讀大學很貴,他得多攢點錢。

“好。”

小二丫不太懂爺爺為什麼要她報答石頭哥哥和陳叔,但爺爺說的都沒錯兒的,她會照辦的。

“進去洗洗換身衣服,別著涼了,爺爺給你煎魚吃。”

史老爺子摸了摸孫女的小腦袋,叮囑著。

他做飯的手藝是不錯的,隻可惜家裏沒什麼錢,也買不了什麼好吃的給孫女,隻能想法子用現有的食材為孫女補營養。

等二丫換好衣服出來,史老爺子已經煎好了魚,爺孫兩正打算飽餐一頓,史媽就抱著孩子過來了。

“哎呀,孩子他爺爺啊,你們吃什麼好東西這麼香?”

村子裏的院落,都是敞開的,條件好一點的有石頭加泥巴,或者稻草加泥巴做的圍牆,像是史老爺子這裏,就隻能是用一些竹片紮的籬笆,勉強隔開一點兒而已。

但在院子裏做什麼,外頭的人都是能看得見的。

夏天天氣熱,屋子裏又悶,還要點燈,爺孫兩都是選擇在院子裏頭吃飯的,又涼快又亮堂。

可就攔不住那些特意想要過來蹭吃的人了。

“二丫,你先進去。”

史老爺子反應十分迅速,直接就把那一盆魚塞到了孫女兒的懷裏,催促她進屋。

二丫也精的很,二話不說就鑽進了屋子,還把門給鎖上了。

“……”

這個小白眼狼!有好的都不曉得給弟弟吃的?

史媽見狀,頓時就想破口大罵。

但顧忌著史老爺子,硬是把這口氣給咽了下去。

隻是陰陽怪氣的對著史老爺子叫喚:

“老爹,你看看你家小孫子都餓成什麼樣子了啊,怎麼有好的隻給二丫吃呢?難不成隻有二丫是你的孫女?”

說著,把養的白白胖胖,明顯比其他同月份孩子大的史小弟往史老爺子麵前塞。

到底是自己的孫子,史老爺子看著孩子被遞過來,也伸出手去接過來逗弄了一會兒。

不過這孩子有他爹媽疼,也輪不著他這個老頭子可憐。

平時過年過節的,他也沒少給這孩子包紅包,再多的,他就管不了了。

“我看小弟都快撐的吐出來了,再多吃是想撐死他?”

史老爺子雖然不舍,但仍舊還是把孫子給塞了回去。

兒子雖然遊手好閑,可家裏的那些地都給了他,前幾年自己還硬朗的時候,都是自己種了把收成給了這兩口子。

這兩年自己不行了,兒子就直接把地給了兒媳婦的弟弟種,說好每年他們供給兒子一家的口糧的。

沒吃的,讓兒媳婦回娘家去要啊!

就他們家那些地,養活兒子一家綽綽有餘,就算是租給別人種,也不至於像是現在這般,一家大小都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

還動不動上他個老頭子這裏打秋風。

“咳咳,老爹啊,你怎麼能這麼咒自己的親孫子呢?以後您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還得指望小弟給你摔盆子呢!可不能這麼亂說的。”

史媽心裏不爽,說話也刻薄了起來。

“嗬,我指望他這麼個巴掌大的小娃娃?”

史老爺子冷笑,要不是這是自己的兒媳婦,他都能直接一腳踹出去。

說的都是些什麼話?

當初兒子要娶這麼個女人,自己就不同意,是老伴兒死活非要鬧著順著孩子的意,說等結了婚了,女娃娃就會向著自家男人了。

他才不信,自己和老伴兒過了這麼多年的日子了,她什麼時候真的向著自己過?

還不是隔三差五的就把東西往自己的娘家撈?

他能信這些女人就有鬼了。

“那不然呢?還指望二丫那個死丫頭?她可是個女娃娃!咱們這兒可沒有女娃娃摔盆的先例啊!”

史媽瞪了一眼屋子的方向,她知道,那個死丫頭肯定躲在屋子裏頭偷偷的看笑話呢!

死丫頭,她爺爺讓她把東西端走,她就真端走啊?都不知道愛護弟弟,孝敬她老娘,還想去讀書,都讀到狗肚子裏頭去了。

“這些不用你操心!沒事兒幹回去帶孩子去,再不管幾個女娃娃都要餓死了!”

史老爺子最看不慣的就是兒媳婦厚此薄彼,兒子養的像是一頭豬,抱都抱不住,幾個女兒麵黃肌瘦的,她也沒點兒反應,這世界上哪有人這麼當媽的?

他甚至都能在兒媳婦身上看到死去的老伴兒的影子。

要不是當初第一個生的就是兒子,老伴兒肯定也會和兒媳婦一樣,拚了命的生。

這些年,每次看到誰家生了閨女,她都要得意一把,說她一舉得男,要不是老史家窮,她也生個十七八個,讓老史家打破幾代單傳的魔咒。

其實他一點兒也不想再多生了。

一個孩子就能給她寵成那樣,要是兩個兄弟這個家得成什麼樣子?

如果生了閨女,她又會怎麼樣苛待?

他有個表姑,一輩子都給自己的弟弟當牛做馬,死的時候都是累死的。

他不想看到自己的閨女也那樣,特別是他一直都得在外頭跑,除了農忙的時候回家種地,其他時候根本照顧不上家裏頭。

到時候孩子出了什麼事情,他也顧不上。

沒料到,娶個兒媳婦,還是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他仍舊無能為力,也改變不了什麼。

隻能護著自己力所能及的,那兩個孫女好歹也能吃上一頓飽飯,他恨隻恨自己年輕力壯的時候沒能讓這個家富起來,又沒把兒子教好。

“餓不死的,她們怕啥啊,等將來嫁了人了,日子好著呢,我們小弟就不一樣了,家裏窮,沒靠山,將來長大了還不知道能不能娶得上媳婦哦……”

史媽說著,還真的情真意切的紅了眼眶,看著自己的兒子,似乎是要掉眼淚了。

“家裏窮是誰作的?當初我就說了,生一個就行了,孫子孫女我都喜歡,蛋子他那個鳥樣也根本不在乎生幾個,生兒子還是女兒,反正他也不會管,到最後苦的不都是你和孩子?你非不聽!”

在史老爺子看來,既然國家要求了,那就得跟著國家走,身為老百姓,就是不能給國家添麻煩。

更何況,就他們家這情況,生那麼多幹什麼?不僅沒法好好養,也沒法給他們提供什麼好的條件,生出來大人受罪,小孩子也吃苦。

“那你怎麼就不管管你兒子呢?當初是他說生的多能致富的!”

史媽有點兒心虛,但是麵上還是不願意承認,其實生幾個孩子,生不生,自家男人都是無所謂的態度,他就是那種不管事兒的人。

是她一直攛掇著要生,因為她想要發財,想要老了以後變成闊太太。

前幾十年靠娘家,娘家不行,她想靠男人,男人也不行,那就隻能靠兒子了。

不然這一輩子她都沒個奔頭了。

人活著就總是要給自己找點兒目標的。

反正懷上了,男人也不會有錢讓她去打的,都在她肚子裏頭了,他能怎麼樣?

“行行行,是我管不住兒子,是我教子無方,你到底想怎麼樣?”

史老爺子知道自家兒子什麼鳥樣,生孩子的事情,兒媳婦在背後的那些小動作,他也都看到了。

但到底這是別人家的女兒,不是他自己的,他又能怎麼樣?

自家兒子不爭氣是事實,沒道理隻怪兒媳婦。

“我能想怎麼樣?說來說去不都是為了你老史家的後代?不管是蛋子也好,還是小弟也好,那不都是你們老史家的?跟我有啥關係?我這麼辛辛苦苦的是為了誰啊?我嫁到你們家來,一天福都沒享過,當初說……”

眼看著史媽又要開始長篇大論了。

史老爺子歎了一口氣:

“灶台上有五個雞蛋,是村長送來的,你拿回去炒了吧。”

魚是不可能給她的,那是二丫辛辛苦苦弄來的,隔三差五的,她不就得跑來鬧這麼一趟嗎?不給點東西是不可能走的。

換做平時也就算了,今兒做的是魚,要是涼了可就不好吃了。

他就不明白了,這女人是非想要把他們爺倆逼死嗎?家裏唯一的收入來源都已經給了她娘家了,當初她嫌棄自己這個糟老頭子,他也搬出來在外頭自己住了。

如今就連口吃的,她都要盯著。

早上村長來過,她下午就跟過來了。

貓兒聞著腥味兒都沒她這麼靈的。

“哎呀,老爹啊,你說的像是我就為了這幾個雞蛋似的……”

史媽一邊說著,一邊利索的已經拿了雞蛋準備走了:

“那行哈,幾個孩子還在家等著呢,我回去做飯了,你跟二丫好好吃飯哈。”

她也知道,這老頭子不可能把手裏頭的那點兒棺材本就這麼掏出來的,得等個什麼好機會才行。

平時隔三差五的,她能弄點兒小打小鬧的好處就夠了。

眼見著親媽走了,二丫才從屋裏端著盆出來了:

“爺爺,快吃,我用衣服包著還沒涼。”

“恩,你也吃。”

對於史媽的行為,爺孫兩都習慣了,也沒當個大事兒,反正那蛋,也是爺爺今天上山摸山雞窩摸回來的,並不是村長爺爺送來的。

村長爺爺給了兩斤肉,爺爺中午已經給她炒了一半兒了,剩下的明天吃。

村長爺爺還送了一窩小雞仔給爺爺,等養大了,她就有雞蛋吃了。

從家裏出來之後,她覺得日子過的越來越好了,有奔頭了,還不用挨打受氣了,有什麼好吃的都能和爺爺一塊兒吃了。

從前她去摸魚,帶回去兩三條,自己能喝口湯都不錯了。

可現在,她可以自己一個人吃掉一整條魚。

她還要好好的把小雞仔養大,賣雞蛋賺錢,給爺爺看病。

這樣她就可以和爺爺一塊兒幸福的生活下去了。

史老三從外頭哼著小曲兒回來的路上就聞見雞蛋味兒了,嘿,今天的運氣真不錯,在外頭贏了不少,回來還有雞蛋吃。

他媳婦兒也算是上道了。

結果進了屋子,雞蛋都被媳婦兒喂到兒子嘴裏大半兒了,兩個閨女眼巴巴的看著,有沒有他的份兒可不好說。

“你男人是死了還是咋地?吃飯都不知道等我?”

史老三不爽了,重重的坐下,拿起筷子就夾了一大筷子雞蛋塞進嘴巴裏頭,然後招呼兩個女兒:

“大丫,三丫,坐下吃飯。”

兩個女兒立刻高高興興的坐下了,比起媽媽來說,她們更喜歡爸爸。

雖然爸爸爛賭,總是不回家,也不管她們。

在村子裏頭還總有人嫌棄他,說他的壞話,可對於大丫二丫來說,正是因為他不會經常回家,才喜歡他。

因為他不常回家,就不會像是媽媽那樣,總是打罵她們。

因為他不喜歡管家裏的事情,就更是不會規定她們這個,規定她們那個。

如果贏了錢,還會高高興興的給她們買好吃的,招呼她們坐下吃飯。

如果輸了錢,他可能就會在外頭不回家,又或者生氣不說話,自己在外頭的院子裏頭劈柴。

總之,他不會動不動就拿她們兩個出氣。

比起媽媽來說,爸爸好多了。

媽媽雖然做飯,可她們也吃不上幾口,雖然給她們衣服穿,但都是別人剩下的,全是補丁的衣服,如果破了壞了,還要罵她們一頓。

她們這輩子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爸爸贏錢,贏了錢,又好吃的,運氣好贏得多,還可以給她們買漂亮的衣服。

不像是媽媽,不管爸爸輸錢還是贏錢,她都不開心。

她最開心的是爸爸給她錢,可惜爸爸每次贏了錢都會花掉不少才回來。

特別是那些錢如果花在了她們的身上,媽媽就會大發雷霆,等爸爸走了,衣服肯定是要扒下來的。

但吃進去的飯菜是不會要她們吐出來的。

至少她們是可以飽肚子的。

“吃那麼快幹什麼?餓死鬼投胎啊?”

兩個女兒一上桌,史媽就緊張起來,她飯做的不多,一共就五個雞蛋,男人也好幾天沒回來了,誰知道下一頓吃得上雞蛋是什麼時候?

她弟弟那麼辛苦的種地,她也不忍心要他天天送糧食過來接濟啊。

是的,接濟。

雖然那些地都是免費給了弟弟種,可對於她來說,給了弟弟就是弟弟的,哪裏還有要回來的道理?就算是地裏頭的收成,也是弟弟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啊。

這世界上沒有哪個地裏頭會自己長糧食出來的吧?

這是她從小就養成的習慣,所以,每次弟弟給她送糧食來,她都感激的很。

而且弟弟還按月給她送,多辛苦啊。

她必須要節省一些,給兒子留三個雞蛋,剩下的兩個,給弟弟弟媳幾個侄子侄女們補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