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待了不過兩三日,時越儀又將陣地轉移回了南方,不過由於這次隨行的還有劇組其他人,將她圍得嚴嚴實實的,所以直到跟劇組大部隊會合,弈州也沒能再尋著機會同她單獨相處,自然更沒可能繼續緩和二人之間的關係。
而另一頭,接到導演指示的花絮組和宣發團隊倒是幹勁十足,戲外小故事、片場花絮、戲中片花輪番轟炸微博,上熱搜的次數與頻率也排布得恰到好處,位置不至於太打眼遭人妒忌又叫人不容忽視,不會天天掛在熱搜上惹路人反感,卻也不讓觀眾忘記它的存在,不管是發糖的發刀的,還是主創人員整體搞怪搞笑的內容,劇組的官博上都應有盡有。
勢頭就這樣發展了不過半個月,竟然圈起了一批數量相當可觀的CP粉,畢竟在這個戲裏相愛相殺戲外團結有愛一致對外的劇組,無論男男、女女還是男女CP都很好嗑,其中人氣最旺的當屬徐睿與時越儀這對官配,在討論度和粉絲自發產糧的數量方麵,都遠超其他組合,至此,片方也嗅到了流量的商機,打起了炒CP的主意。
這天傍晚,總製片人和徐睿的經濟人前來探班,一邊瞧著不遠處的拍攝現場,一邊三言兩語就確定了合作意向,於是趁著收工,找到了導演和身為男女主角的徐睿與時越儀,發出了共進晚餐的邀請,鑒於弈州正好在場,就一並叫上了,隨行的還有這位總製片的特特助,一位目光灼灼長相清秀的青年,看上去就顯得極其幹練,是個頗具業務能力的好苗子。
稍後,在這位青年好苗子的引路下,時越儀等人來到了一家其貌不揚的酒樓,據說這酒樓除了注重顧客的隱私保護,包廂都做了隔音裝修外,餐廳內的門路也頗多,九拐十八彎的,稍有不慎就容易迷路,非常適合躲避狗仔。
正在點菜的時候,時越儀收到經紀人陳丹發來的消息:“聽小悠說,徐睿的經紀人去探班了,還和總製片人一起攢了個飯局。我猜他們等下應該是要跟你和徐睿提到炒CP的事情。劇組之前也跟我提過一嘴,但因為知道你從來不參與這些手段,就沒細說,我也沒應聲。你如果不想理會,裝糊塗就是了,讓他們來找我,我幫你推脫一二。”
見經紀人這般維護自己,時越儀還是挺感動的,要知道,在娛樂圈裏像陳丹這樣用心維護自己藝人、一點雜事都不想藝人操心的經紀人可謂是鳳毛麟角了,尤其倆人還有曾經共患難的情分在,所以相處得跟自家姐妹似的。
在等上菜的空隙,時越儀在手機上飛快地打出一行字:“跟徐睿都這麼熟了,以我的了解,他也不像是喜歡炒作來博關注的人啊。”
陳丹:“那誰知道,可能他們那邊想著平白送上門的人氣,不要白不要唄。再說了,他不喜歡,不代表他經紀人也沒那個意思,不要因為我對你好,就讓你產生全天下的經紀人都跟我似的通情達理的錯覺了。”
時越儀:“是是是,我陳姐最最通情達理、人美心善啦。”
陳丹:“得了吧,不跟你貧嘴,你知道的,我一直希望你能愛惜羽毛,要是他們挑明了說,你拒絕的時候,注意一下語氣,別將人徹底得罪了,起碼給我留點轉圜的餘地。不過話說回來,你這部戲的製片人,撇開那位後起之秀弈州不提,張總製片的人品還是可信的,你要是心情好,想妥協一下,他也不會讓你吃虧的。”
這位總製片人姓張,時越儀剛答應進組的時候,陳丹就給她科普過這位風雲人物。
他雖是做演員出身,但家裏有經商的背景,還是身家不薄的那種。早年間,他戲路不太順,自家生意卻是被他倒騰得風生水起,在接二連三地演黃了幾部戲,公司業績倒蒸蒸日上,演藝事業與從商事業呈現兩極分化之後,才認命地充分意識到自己不是個能吃演員這碗飯的料子,便幹脆斷絕了演戲的念頭,一心將手上的生意做大做強,偶爾砸砸重金投資幾部電視劇電影什麼的,如今這麼些年打拚下來,在圈裏也算是個排得上號的商業巨賈了。
更難得的是,這位張總雖是個市儈的商人,但勝在懂得尊重他人,做事也是張弛有度,談吐間,也不會使人產生不適的感覺,這一點,與那些唯利是圖的奸商就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陳丹才說,不妨賣個麵子給他,既能得個人情,留個好印象,也不必擔心被坑。
時越儀失笑:“知道了,一直玩手機會讓人認為不禮貌,先不跟你聊了,我會認真考慮的。”
這家酒店上菜的速度挺快,不過是時越儀回個消息的光景,低頭抬頭間也就十來分鍾,菜居然已經上得七七八八了,這效率,一看就是那位張先生的特助選的地方,跟他的風格簡直如出一轍,雷厲風行的。
待最後一道主菜被端上餐桌,服務員出去的時候隨手幫忙關上了門,屋裏眾人也寒暄得差不多了,開始招呼著動筷子,期間免不了要幾番推杯換盞,不過時越儀端的杯子裏照樣是倒的蕎麥茶,咋的一看,顏色跟啤酒也算近親,在一眾酒杯當中沒有顯得特別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