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和跡部這次拿到角色還都挺順利的。
理論上以他們的資曆,要參演電影的話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他們這次的角色也不算什麼好角色。拿到的試鏡劇本是絕對的反派,是給予女主校園暴力的“陰影”,這其中“叛逆的不良少年”和“表麵光鮮實際惡毒的大少爺”確實很符合他們本身在組合裏的設定……所以是因為貼臉?
等進了劇組,仁王和跡部才發現,梗概裏什麼“走向更光明的明天”啊,這其實是個複仇劇本。
男主作為檢察官,熟讀各種法律條約,教導女主怎樣在複仇的同時規避法律的懲罰。而女主歸來後一個個將曾經校園暴力她的小團體給殺了個一幹二淨。
最後男主和女主確實麵對了美好的明天,因為這兩在外人眼裏宛如兩朵白蓮花。
這樣的劇本稍稍不符合社會價值觀,但很適合拿去衝獎。男主都可以說是女主的工具人,完全的大女主劇情。
編劇為了寫好校園暴力的劇本,還特地去監獄采訪了一些少年犯。
這個本子並不受到資本看好,拍攝前投資商還跑了一個,最後是跡部讓跡部財團補了一份注資。而跡部景吾本人倒是沒對角色和戲份有額外要求,他覺得他的角色就這個劇情足夠了,多了劇本基調就變了。
就是拍戲的時候,跡部經常陷入沉思。
電影和之前的電視劇不太一樣。
他們之前拍的電視劇是很典型的偶像劇,裏麵對“豪門”的想象和情節就是很刻板,夢幻裏帶著離譜。而這次電影劇本,據說就是根據監獄裏真正的二世祖的事例衍生出來的。
“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人。”跡部大少爺感慨道。
“你不知道?”仁王瞥他一眼。
跡部說:“我又不會和這種蠢貨有交情。”
跡部是很驕傲的那種人。
他就是,很多人想象中的,沒有獲得什麼父母的“關愛”,從小上各種精英課程,由管家陪伴長大的小孩。但有意思的是,這樣長大的跡部從來不覺得父母對自己的要求是什麼負擔。他坦然接受自己的未來,也坦然接受一切要求。
但他又不是那種被層層學習框在框架裏的人。
他覺得這個時代是新媒體的時代,他就決定在新媒體方麵進行體驗學習。WwW.com
他喜歡成為人視覺的中心,被萬眾矚目,他就很有行動力的直接找了財團投資的演藝公司,自己去當練習生。
他還直接和自己的父親協商,約定好就作幾年“明星”就回去接手集團事業。
而這一切看上去非常電視劇的情節都是出於他本人的意願而發生的。
總結起來,就是跡部自己活在夢幻電視劇裏,還是一帆風順華麗基調的爽文,所以很難理解醉生夢死真正二世祖的心態。
所以拍攝電影時他NG的次數要多一些。
仁王私下裏給他講戲。
仁王的成長經曆,表麵上看也是個優等生。從小學習舞蹈,又聰明,不怎麼做做作業但成績一直很好,稍微有些叛逆也會違反校規但不會踩到底線……
可他和跡部說,自己離家出走過,但調研了不良少年的生活以後自己回去了。
他和跡部講他看過的一切。
從小在偏僻的小島,看到的漁民的貧窮生活,那些在港口掩藏的在陽光下不可避免的黑暗。膽子很大的仁王見過許多許多的事,他不斷觀察著。他擁有感知別人情緒的天賦,因此隻是遠遠旁觀就仿佛看到了人生百態。
他講他和丸井進過舞團,舞團有一步登天又直接跌落,最終無法接受落差而消失的人,也有叛逆出逃最終卻後悔的人。
講他原本沒打算去做練習生,而是按部就班往上讀書,但心血來潮被丸井拉去陪著麵試,收到了錄取通知,也就進了公司。
講他在學校直麵過的別人的排擠和自己的回擊。
講別人想要孤立他,卻被他想辦法打破僵局。
仁王有無數次站在十字路的岔口。他都選擇了看似有著光明未來的,“正常”的那一邊,但他同時也看到了另一邊的場景。
跡部算半個投資商,於是沒戲的時候跡部也帶著仁王留在現場看拍攝過程,看編劇的糾結,看演員們排戲對戲。
電影拍攝很密集,他們作為IDOL,需要遷就主角的行程,公司幹脆就沒給他們安排太多日程。這畢竟是電影,分量是不一樣的。於是仁王和跡部有了三個月的時間被封閉一樣關在劇組裏。
他們住在同一層,有時候睡在同一個房間對劇本。
在經紀人已經熟睡時,兩個人清醒著假裝小聲對戲,但對著對著又在這個氣氛中談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