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很生氣,很生氣!
看著在台階下幾乎匍匐在地,長跪不起的牛輔,董卓真想下一道命令把這個敗軍之將拉出去斬了,可是一想起昨日自家寶貝女兒的哭訴,董卓忽然一下子心軟了,總不能真讓自己女兒改嫁吧?
董卓忽然想長歎一聲,老子一世英雄,怎麼找了這麼個女婿。
“牛輔!你可還記得,丟了潼關,某要如何論處。”董卓冷冷道。
牛輔全身打顫,低聲道:“知……知道。”
董卓哼了一聲,解下自己腰間的佩劍,扔到了牛輔麵前。
“既然如此,某懶得動手,汝自我了結吧!”
牛輔渾身巨震,盯著被擲在地上的佩劍,抬頭看了董卓一眼,咬咬牙伸手去握住了佩劍,想不到終於有這一天。
“丞相且慢,我有幾句話要問牛中郎。”
這句話在牛輔聽來不亞於天籟,轉身看去,正是大姐夫李儒開口,牛輔心裏這個激動啊,關鍵時候還是自家人靠得住。
“牛中郎,你親眼看到潼關外的敵軍打出了楊廣的旗幟?”
“不錯,賊軍兩麵夾攻,當晚大張旗鼓,楊廣的旗幟我看的清清楚楚。”
李儒轉身對董卓施了一禮:“丞相,看來楊廣此子的確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派出將領打著自己的旗號攻略河西,實際上目標卻是潼關。”
董卓點點頭,鬱悶道:“楊廣這等計策那也沒什麼,可是潼關好歹也有上萬守軍,一戰易手,如何得了?”
李儒又道:“敵軍奇兵突出,竟然饒過了潼關正麵,從潼關以東發起進攻,某認為倒是有一個可能。”
“哦?”
李儒一字一頓的說道:“楊廣以主力猛攻潼關,逼迫牛中郎收縮陣線,敵軍趁夜渡過渭水,此乃聲東擊西之計!”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條棧道是河西郡,陳倉是潼關;而潼關實際上才是棧道,真正的“陳倉”正是渡過渭水的那一路騎兵!
饒是智謀百出的李儒,這一刻也不由得心驚膽戰,這等鬼謀之士,實乃王佐之才,即便是他也不敢小視。
“丞相,某也隻想到楊廣故布疑兵,佯攻河西郡而主攻潼關,不過他實在太過狡猾,這一點某也未能想到,牛中郎此次兵敗也在情理之中,念在他一番血戰,饒他一命吧。”
董卓聽到李儒的話,哼了一聲。
“牛輔!你這小子給本相滾回去閉門思過,沒有本相命令不準出門。”
聽到董卓的話,牛輔卻是大喜,項上頭顱總算是保住了。
“多謝丞相,多謝軍師。”牛輔大為感激,董卓卻是不願意繼續看到他,因此揮揮手,示意牛輔趕緊滾蛋。
牛輔走出營帳之外,董卓不由得長歎一聲。
“文優,楊仲宏用兵如神,涼州兵如虎添翼,如今潼關攻克,弘農幾乎是朝不保夕,武關與函穀關同樣暴露在楊廣兵鋒之下,你看如何是好?”
李儒也眉頭一皺:“丞相,洛陽境內少說還有兩萬餘大軍,若是死守函穀關——崤山一線,想必楊廣是攻不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