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聲名鵲起(1 / 2)

朝中許多武將這幾個月來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隨著張溫征西失利,韓遂擊殺北宮伯玉,李文侯,率軍席卷西北以來,經曆失敗的漢帝劉宏已經不希望張溫繼續進軍。

自從黃巾之亂爆發以來,劉宏以國庫積蓄支持皇甫嵩,朱儁與盧植三路大軍征伐黃巾,消耗不小,不過黃巾之亂的確是聲勢浩大,劉宏更是不得不拿出私帑支持一下。

但是張溫這一麵動員了十餘萬大軍,每天人吃馬嚼消耗的糧草和五銖錢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駐紮在美陽已經快讓劉宏負擔不起了,要是大軍出戰,糧草的消耗還會是平常的兩倍以上。

因此劉宏嚴命張溫不得出戰,在美陽修整軍備,甚至在廷議上不止一次的隱晦提出,要把張溫的車騎將軍之職撤掉,回朝任職。

不過以何進,皇甫嵩,朱儁為代表的朝中武將群體則是堅決不同意:三輔者,長安之幡屏,帝陵之守衛,不可棄也。

劉宏沒辦法,隻好命令張溫不得出戰,率領大軍守衛三輔,如有可能,在當地自行籌措糧草,他還想在宮中多蓋幾座新的殿宇呢。

而這時,又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新任涼州刺史耿鄙,集結涼州數郡戰卒,厲兵秣馬對韓遂展開攻勢,結果遭到敵軍大將閻行突襲,當場身亡。

這個消息剛剛傳到洛陽,頓時引起了廷議新一輪的喧嘩,關於到底是堅守三輔還是放棄三輔的爭議一時之間爭論不休。

七月二日,劉宏再次舉行廷議。

“陛下,高祖定都於長安,帝陵皆在長安近郊,三輔拱衛長安,護衛大漢曆代先帝之靈,如何能夠棄之?”

何進言辭懇切,他雖然才能不高,不過大將軍府中也有劉表,荀攸,何顒,袁紹等人參讚諸事,因此言辭之間頗有道理。

袁逢則是麵色不改道:“涼州羌胡混居,不行王化之道,非王土也。”

有句話叫做關東出相,關西出將。話中所謂的關也就是函穀關,關東廣大地區文教興盛,漢朝許多文職高官都出自關東,而關西環境惡劣,羌胡素來信奉武力,因此豪傑之士輩出,勇將往往都是出自於邊軍之中。

汝南望族袁氏出身的袁逢早就對關西看不順眼了,放棄三輔也沒什麼,羌人不是要這塊土地麼?給他們就好了,何必非要爭呢。

劉宏微不可查的點點頭,他心中早就想著要放棄三輔了,隻不過他身為天子總不能親自開口。如今身為三公之一的司徒成了他的嘴,自然極好。

袁逢接著道:“況且張溫久戰無功,駐紮美陽,麾下十萬軍兵每日耗費錢糧無數,倒不如進駐潼關,表裏山河之固,諒羌人也攻不進來。”

這一下可算是戳到劉宏的興奮點了,若是有可能劉宏也不想放棄三輔,不過眼下國庫實在是無法繼續支撐十數萬大軍的錢糧。

而當下張溫久戰無功,天天耗費錢糧不計其數,要是張溫能夠戰勝韓遂,一舉平定涼州,他花點錢也沒啥。但是張溫實在不爭氣,因此劉宏頗為惱怒。

皇甫嵩憤而出列,大聲道:“涼州之土,乃是世祖皇帝率岑,耿,馮諸將血戰所得,陛下怎能輕易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