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勝機……便在淯水!”
“掘淯水,以淹魯陽!”楊廣語氣頗為顫抖,比起用火攻敵,雖有傷天和,但卻影響不大,隻會局限於一地,可是若用水攻,其禍害便是整個淯水兩岸所有百姓,隻此一計,今後至少在數年之內會使得魯陽一帶變成一片荒蕪……
即便此計能夠成功,自己也必將因此事被朝中大臣批駁,自己營造多年的名聲也必將蒙上汙點。喵喵尒説
不過好在如今經過近半年的黃巾之亂,魯陽一帶卻是早就沒有多少普通百姓了,活著的也大多逃散,或者參加黃巾賊寇,這也使得楊廣能夠毫無後顧之憂的使用此計。
“而楊廣心中也早已經做好打算,此番若能徹底南方平定,其必將上表請為此地減免幾年賦稅,以對此地百姓略作補償!”楊廣默然,閉上眼睛,暗自想道。
魯陽西鄰淯水,位於魯山之陽,漢朝置魯陽縣,唐始改名魯山,其山高聳,回生群山,為一邑巨鎮,東北十八裏則有魯山,魯陽縣便以此而得名。
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魯陽一帶地貌之艱險也就可以想像的到了。
魯陽一帶,山道連綿,地勢坎坷,曆來便是易守難攻的兵家重地,其地處南陽潁川交彙之所,其勢便如同南陽之咽喉,若大軍取之,必需經由此地。
而張曼成之所以敢以區區五千襄城潰兵坐守魯陽,正是因為此地險要,非大軍舉力攻伐,而難以克下。
秦頡所部不過萬人,有數千人馬駐守在此,若是常人來看,沒有數月時間,是絕對不得過去。而數月時間,卻是足夠張曼成五萬大軍東進而來了。
但是……魯陽的地勢,卻不止於此,北靠魯山,為一片連綿山地,但西入南陽之地後,又處淯水之濱。
數千年淯水的衝刷之下,魯陽以西的地勢,卻遠比中部,東部平緩許多,甚至許多地勢,更是處在低穀,利於耕作,一方漢民,卻正是因西邊的那塊土地而得以存活下來。
在張曼成看來,魯陽如此地貌,不正是天賜他剿滅秦部的地方?有襄城潰兵阻住要道,使得官兵不得東進,西有平緩之地。配合魯陽中部山地之勢。大軍能夠展開,聚而圍奸之下,一萬漢軍豈有不敗之理?
前兵力上的絕對差距。而後己方人馬又處於地利之上,張曼成想來想去,也未見自己有戰敗的可能。也正是如此,才讓他狠下心來親提五萬大軍前來剪除南陽後患。
此番若打敗官兵,全殲漢軍的有生力量,之後不論是北上洛陽。還是東進潁川,天下之大,大可憑他一人馳騁!
如今潁川一帶,波才敗了,整個州郡幾乎全部被官兵收複;北方諸郡,皇甫嵩,朱雋大軍還在與張梁大軍相持;河北一帶,黃巾主力與漢軍精銳還在互相揮灑鮮血;這一刻,南陽局勢就變得越發重要。
魯陽一戰帶來的利益,讓張曼成嗅到了不可拒絕的味道。那股埋藏在骨子裏地野心終於使得他作出傾巢而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