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有謀劃(1 / 2)

見劉宏還頗有些猶豫不決,王甫繼續進言道:

“陛下,眼下那群士大夫根本就沒將陛下放在眼中,才能做出如此無君無父之事。

既然他們做得初一,我等自然做得十五,老奴明白陛下對此次大考抱著很大的期望,將來那些入選學子輕則出入州郡,為官一任,重則進入朝堂,成為朝廷肱骨。

也正是如此,陛下才更要對此番事情作出反擊。不然待得幾年後,這些世家出身的學子紮根於整個大漢天下,到那時恐怕陛下就又得再次淪為世家大族的傀儡,幾年前竇氏之威還尤在眼前,還望陛下慎思之!”

王甫之言可謂句句都在點上,尤其是最後又再次提到了竇氏,直接就觸及了劉宏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經。

雖然眼下竇氏早已煙消雲散多年,但其對劉宏的影響可謂是極為深刻的。想起當初自己在竇氏麵前搖尾乞憐的日子,直叫劉宏不寒而栗。

想到此處,劉宏終於下定決心在心中暗念道:

“罷了,罷了!眼下恐怕也隻有王甫這個辦法了,不過隻此一次,下不為例,畢竟是國朝論才大典,日後還是得盡量報正公平才是!”

“王甫,此事朕答應了,隻此一次,下不為例。另外,爾等所選之人,不論是自己家族子弟也好,爾等旗下官員子弟也罷,一定要有真才實學。

盡量將事情做的隱秘些,不要輕易讓人發現了,不然弄砸了此番國朝大典,到時朕可是要找你們好看!”

王甫見劉宏終於答應,不禁大喜過望,連忙保證道:

“陛下放心,老奴必會將此事安排妥當,絕不會誤了陛下大事!”

而一旁的趙忠張讓等十常侍紛紛對視一眼,均從此間看到了為自家謀求好處的機會。

隻有曹節見此情形,暗自在心中歎了口氣道:

“唉!如此大漢又將多事了,隻是老奴也已垂垂老矣,說不定哪天便會到地下去尋先帝了。

也是時候為自家打算打算了,我那外孫曹操倒是可造之才,在家中呆的時間也夠久的了,看來是時候為其再尋一番功業了!”

而就在王甫等人密謀為自家地下之人謀求好處之時。

袁槐府上,袁槐與袁紹等人也在為今日朝堂之事,做著下一步的謀劃。

“唉!本初,此事你還是太操之過急了,隻怕皇帝必會因此事而更加敵視我等,我等必須要在大變到來之前加快布局了!”看著逐漸成熟的長子,不現在應該稱呼為侄子的袁紹,袁槐不禁歎了口氣道。

可是袁槐又哪裏知曉此番行為本就是袁紹刻意而為。此世因為楊廣的橫空出世,讓原本自詡天下第一的袁本初也感覺到了陣陣壓力。尤其是在楊廣又與陳留蔡氏及潁陰荀氏聯姻之後,這份壓力就顯得愈加沉重了。

畢竟從家世上來看,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在名望上不相伯仲,皆為三世三公之後。他袁紹為天下黨人魁首,楊廣也為關西將門之代表。

段潁在關西的威望常人或許不覺得什麼,但袁紹卻知道或許“涼州三明”的聲望在京師或許不算什麼。